-
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是什么
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依據自己的意志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即《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所規定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1.撤銷須在贈與財產交付之前,如果贈與人已將贈與的財產交付給受贈與人,贈與人就不能行使這種任意撤銷權。
2.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管贈與財產交付與否,贈與人均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
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并不是無限制的,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于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2.贈與人可撤銷的贈與必須不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由于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是指基于道義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贈與,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不僅與道義不符,而且會給受贈人造成情感上的極大傷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論當事人依何種形式訂立贈與合同,贈與人均不得撤銷該贈與。
上文介紹了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是什么,只要具備法定事由,就可以行使撤銷權,我們最好在理解中記憶,并且關注政策的調整,具體要繳納什么稅,要看你企業經營什么業務!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相關會計資訊內容盡在本網,大家快來本網站進行圍觀吧!
- 上一篇:差旅費用報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是
- 下一篇: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是
-
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會計分錄
在初級考試職稱中,盈余公積和利潤分配是較高頻率出題點。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的方法有好幾類,有關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會計分錄具體的內容,小編已經詳細分
-
按利潤總額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金
按利潤總額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金?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盈余公積根據公司情況自主決定是否計提任意盈余公積金?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盈余公積向股東分配利潤借
-
什么情況下可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什么情況下可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什么情況下可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法定盈余公積金是國家統一規定必須提取的公積金,它的提取順序在彌補虧損之后,按當年稅
-
舉例分析法定資產損失有哪些
舉例分析法定資產損失有哪些,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1,被投資方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被撤銷,或者被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
-
法定盈余公積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是什么
法定盈余公積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是什么,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根據其用
-
法定盈余公積使用范圍
法定盈余公積使用范圍,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1、用于彌補虧損企業發生虧損時,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
-
補提法定盈余公積后如何調整年初數
補提法定盈余公積后如何調整年初數,關于盈余公積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1、第一步直接轉到“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只是少了計算
-
法定盈余公積會計分錄怎么做
法定盈余公積會計分錄怎么做,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法定盈余公積會計分錄怎么做?答:相關分錄如下:1、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時:借:利潤分配--
-
失信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失信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會有什么后果?法人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將會限制你的一切高消費,不能坐飛機,高鐵等等,還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比如說找工作,不能做高級的
-
二手房贈與交哪些稅?
我父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