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免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以下是數豆子整理的內容。

免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1)國債利息收入。國債包括財政部發行的各種國庫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原國家計委發行的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及各種企業債券等,不包括在國債范圍之內。為鼓勵納稅人積極購買國債,稅法規定,納稅人購買國債所得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2)有指定用途的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稅法規定,對企業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除此之外的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應納入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對直接減免和即征即退的,應并入企業當年所得征收所得稅;對先征稅后返還和先征后退的,應并入企業實際收到退稅或返還稅款年度的所得,征收所得稅。

(3)不計入損益的補貼項目。稅法規定,對企業取得的國家補貼收入和其他補貼收入,凡國務院、財政部或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的,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除此之外的補貼收入,應一律并入企業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4)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各種基金、收費。企業收取的各種價內外基金(資金、附加、收費),屬于國務院或財政部批準收取,并按規定納人同級預算內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收取的各項收費,屬于國務院或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批準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按規定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內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5)技術轉讓收入。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于各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征收所得稅。

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所得稅;30萬元的部分,依法繳納所得稅。

(6)治理"廢渣、廢氣、廢水"收益。

(7)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免稅項目。主要包括:經財政部核準不上繳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用于事業發展的專項補助收入;事業單位從其所屬獨立核算經營單位的稅后利潤中取得的收入;社會團體取得的各級經營單位的稅后利潤中取得的收入;社會團體取得的各級政府資助;按照省級以上民政、財政部門規定收取的會費;社會各界的捐贈收入以及經國務院明確批準的其他項目。

(8)其他免稅收入。指上述項目之外,經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免稅項目。

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的區別是什么?

相同特點:都不需要交稅。免稅收入是屬于征稅范圍,但是國家給予優惠,免于征稅;不征稅收入不屬于征稅范圍。

例如企業所得稅,利息所得本來是企業所得稅的征稅范圍,但是對于國債利息,國家給予優惠,免稅,這個國債利息就是免稅收入;而財政撥款不屬于企業的經營所得,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的應稅范圍,所以是不征稅收入。

不同特點(具體對應范圍不同)

1、不征稅收入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

2、免稅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所謂符合條件:居民企業之間;直接投資--不包括"間接投資";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在一年(12個月)以上取得的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不包括非營利組織從事營利性活動取得的收入,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上述整理的資料內容,就是我們針對"免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這一問題的全部解答。一般企業按照稅法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收入,我們都可以叫做免稅收入,其中免稅收入的內容有八種情況,小編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可以參考上述信息。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