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付和掛賬怎么區分,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如下內容。
預付和掛賬怎么區分掛賬"一詞并不是會計學中的術語,原因在于其的不規范性,但由于歷史原因,為會計人員習慣性的使用。入賬指的是錢進入公司的賬戶。
掛賬所包含的含義
1、確認某會計要素會計科目的意思。比如,"掛應付賬款",這里就是指確認為應付賬款的意思,也就是,增加了應付賬款。又如,"掛管理費用",指確認為管理費用,即將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從而增加了管理費用。
2、應確認而不確認的意思,含有違規不處理的意思。比如,"虧損掛賬",這是一種明顯地違反會計制度的做法,它造成的后果在于隱瞞了企業的虧損情況,歪曲了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導致財務報表局部或整體的不可信,從而影響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預收賬款掛賬長期或者大額掛賬的現象1、非主觀故意行為。
(1)部分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按合同規定收到預收賬款、發出貨物后未將全部貨款結轉銷售收入,未能及時足額納稅;以上偏差并非企業故意偷逃稅款,主要是會計人員對稅法的學習和理解不夠,或誤將預收賬款結算方式當作分期收款結算方式進行賬務處理,或認為沒有收到全部貨款及開具發票就可以不記收入而未結轉銷售收入。
(2)會計人員在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時間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會計人員過多的從會計制度角度,考慮謹慎性原則,強調所有權的實際性轉移,而忽視稅法規定的形式要件實現就應納入收入,繳納稅款,混淆"預收賬款"、"分期收款"等結算方式,將本應屬于收款在前,發貨在后的預收賬款誤按分期收款進行賬務處理。
2、存在主觀故意行為。
(1)納稅人資產負債表"預收賬款"某一時間貸方余額為較大。該企業經營產品屬于非緊俏商品,基本上是買方市場,購貨單位先付款后提貨的可能性較小,故檢查重點放到"預收賬款(暫收款)"賬戶。
(2)此賬戶反映某一時間段貸方發生額比較頻繁,故通過抽取調閱發生額較大的憑證詳細檢查。經查閱其業務日報表和銷售部門的發貨記錄,發現付款單位已將貨提走,但發票未開,從而確定為屬于銷售貨物的行為,只是部分余款未結。
經過逐項核實,發現該企業將銷售貨款掛"預收賬款",未轉入"商品銷售收入",少報銷售額,不繳或者少繳納稅款。
預付和掛賬怎么區分?預付和掛賬最明顯的區別在于是對不同時間財務支出的記錄,預付是提前付款,而掛賬可以是對現在或是過去遺留的賬目問題,會計在做記錄時千萬不能出現差錯,這樣會導致會計在進行賬務核算的原始憑證出現差錯。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請關注數豆子網站。
- 上一篇:預繳稅款為什么不能跨月
- 下一篇:應收賬款占比是指什么
-
財務掛賬應該怎樣做分錄
當企業銷售產品,貨物已發出,發票已經開出,雖然款項沒有收到但是要做銷售,貨款就要掛帳于應收帳款科目:1、反映往來掛帳的會計科目有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
-
預收賬款掛賬多年如何處理
預收賬款掛賬多年如何處理1、預收賬款對于稅務稽查來講是個熱門賬戶,因為在預收賬款科目掛的款額時間越長和越大,都要引起稅務稽查的注意。因為別人要問:款你已經收到,貨物發出
-
應付賬款增值稅如何掛賬
應付賬款增值稅如何掛賬,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內容。應付賬款增值稅如何掛賬財務中常有提到的"掛賬"具體操作是什么?"掛賬"一詞并不是會計學中的術語,原因在于其的不規范性,但
-
未來發票長期掛賬預付賬款會計處理
未來發票長期掛賬預付賬款會計處理,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按照的規定,確認勞務收入必須
-
應付工資薪酬掛賬如何做分錄
應付工資薪酬掛賬如何做分錄,關于分錄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計提時,按企業工資政策標準,借:生產成本/在建工程/管理費用等(車
-
如何理解往來兩邊掛賬重分類
如何理解往來兩邊掛賬重分類,遇到這個問題不要怕,數豆子整理了與掛賬相關的內容,看完一定可以解決。會計報表的重分類。它調表不調賬,即不調整明細帳和總帳,只調整報表科目余額,具體
-
預收賬款掛賬的涉稅風險有哪些
預收賬款掛賬的涉稅風險有哪些,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預收賬款掛賬的涉稅風險有哪些?企業期末大額的預收賬款,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
-
未付的工資掛賬怎么處理
未付的工資掛賬怎么處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未付的工資掛賬怎么處理?單位沒有錢,上半年員工的工資沒有開,上半年工資想掛賬,請問怎么
-
預提費用長期掛賬怎么處理
預提費用長期掛賬怎么處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預提費用長期掛賬怎么處理?費用掛賬主要有以下兩種:1、為實際費用已發生、但由于發
-
預收賬款可以掛賬多久?
預收賬款可以掛賬多久?主要是看經濟業務完成沒有,如果對掛賬單位的培訓業務事項已經結束,應及時結轉收入,否則就是隱瞞、截留收入行為,在會計法中公司、企業特別規定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