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成本優勢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信奉成本優勢,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企業容易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就是信奉成本優勢。事實上,從來就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成本優勢。

我去一些公司調研,他們在提高效率方面信奉“干毛巾也能擠出水來”,認為成本總是能砍的。沒錯,成本確實能砍,但是砍到極致的時候就會讓工人跳樓??吵杀局皇且环N方法,未必是陽關大道,一小部分企業可以這么走,但是更多的企業需要尋求技術方面的突破。目前來看勞動力成本砍不了,提高工人收入已經定為國策。未來7年,中國人均GDP要翻一番,人均收入自然也要翻一番。而要降低基尼系數,藍領作為社會的底層,收入一定增加最多,勞動力成本只能快速膨脹。

另一方面,大家應看到新技術對效率的提升作用非常巨大。這點不光在高科技領域,其他行業也是如此。過去二十年,中國制造業賴以生存的法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規則,即大規模高效生產。中國企業因此信奉規模越大,單位成本越低,TCL總裁李東生曾有一句名言:大不一定強,不大一定不強。所以當他看到法國湯姆遜的電視機業務要賣時,就義無反顧的買了下來,因為當時兩家企業加起來的規模是CRT電視機的老大。理論上,擁有全球最大的規模,就會有全球最低的成本,就可以用這個成本獲得更大的市場。沒想到技術變化太快,電視機市場迅速從CRT轉向平板電視,并淘汰了湯姆遜所擁有的背投技術。TCL認為可以拿規模換時間,給兩三年時間,做到全球老大,然后再用所獲得的利潤,去向平板電視轉型。遺憾的是市場沒有給那么多的時間,世界第一的產能最終也沒有被發揮出來。幾億歐元打了水漂,就是因為在技術方面做了較為保守的估計。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