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在會計分錄上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在會計分錄上區別,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在會計分錄上區別

答:一、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在成本計量上的區別

固定資產無論是自建還是購買取得,其有關支出,一般在實際發生時,予以資本化,計人固定資產成本??梢?,固定資產在價值的確認上具有完整性和確定性。而企業的無形資產,如果是內部開發形成,其開發費用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不作為無形資產人賬,只有在試制成功并依法取得專利時,將所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以及其它相關支出作為專利權的人賬價值??梢姛o形資產的人賬價值不夠完整,有些無形資產的取得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研究過程,成果的出現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將研究費用歸集到成果中去有一定的難度,可見,無形資產的成本不夠準確。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發生各種支出,如為維護、恢復和改進固定資產功能研發生的支出,擴建、改建、增建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支出,這類支出可劃分為兩類,一類為收益性支出(受益期在一年以內),將其作為費用處理,計入當期損益;另一類為資本性支出(受益期在一年以上),將其作為固定資產的成本增加處理,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而無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支出,如為維護、提高無形資產的功能所發生的支出,保護專利權不受侵犯的支出等,這類支出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較難確定,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固定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的比較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發生價值轉移。固定資產的已損耗價值,會計上稱為折舊;無形資產的已損耗價值稱為攤銷。兩者除了在字面上不同,還有以下區別:

(一)計算方法不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比較靈活,供企業選擇的余地較大。折舊計提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部分企業,如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也可采用加速折舊法,主要有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而無形資產由于與將來的經濟利益之間并不存在肯定明顯的關系,所以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種無形資產應當在受益期內分期平均攤銷。因此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比較單一。

(二)殘值的保留不一樣。固定資產必須保留殘值,殘值的比例一般在資產原價的5%以內。而無形資產則沒有殘值,攤銷完畢,賬面值為零。特殊情況下,有的行業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攤銷完畢,仍在使用,可在無形資產賬戶保留一元余額。;

(三)會計處理方法不同。固定資產折舊需要設立累計折舊“備抵調整賬戶,按月計提折舊,借記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 累計折舊”,因而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始終保持原始價值。而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核算不設立備抵調整賬戶,攤銷額直接沖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 “管理費用”科目,貸記 “無形資產”。由此可見,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保留的是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即凈值。

三、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在轉讓上的區別

固定資產在轉讓時,成交價格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轉讓收人的確定比較容易。而無形資產在轉讓時,收人的確定比較復雜。這是因為無形資產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利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無形資產轉讓收人的確定,實質上是對該項無形資產所能帶來的未來收益的折現,無形資產供企業長期使用,長期受益,但其受益額究竟有多大,通常是不能準確計量的。

在會計處理方法上,固定資產轉讓的核算需通過“固定資產清理”這一臨時性賬戶,而無形資產的轉讓則不需通過臨時性賬戶進行核算。另外,固定資產轉讓的凈損益列為“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這是因為該凈損益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所以不列作經營收入。而無形資產在轉讓時,無論是轉讓所有權還是轉讓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都構成了企業的業務收入,列為 “其他業務收入”;轉讓的成本列人“其他業務支出”。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