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上市公司的“送股”應怎樣進行稅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獲得上市公司的“送股”應怎樣進行稅務處理,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獲得上市公司的“送股”應怎樣進行稅務處理

內資企業購買某上市公司股票作短期投資,在上市公司宣告分配股票股利時,投資企業在會計上不作分錄,只作備查登記,登記增加某上市公司×××股。按照我國目前的情況,上市公司發放股票股利一般是按股票面值折股的,股票股利的數額與折股的股票面值總額是一致的,因而不涉及折股的股票溢價問題。但從理論上講,也可按市價折股。如按市價折股,公司股東大會正式批準的分配股利數與折股的取得股票股息的差額,按現行制度應作為資本公積。

按所得稅法規規定,企業應在“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時”確認投資收益。按照國稅發[2001]118號文件第一條第(四)款的規定,企業取得的股票股息,按股息面值確定股息所得,應視為取得股票面額相當的分配支付額,同時,又以股票面額購買股票處理。因此,在確定稅收成本時應注意,企業發放股息股票要調整增加投資的計稅成本。

個人接受上市公司股票送股轉如何繳納個稅

(1)現金股利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2)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規定,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3)以股票溢價發行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于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稅的免征額

公眾對“起征點”存在誤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捌鹫鼽c”與“免征額”有著嚴格的區別:所謂起征點,是征稅對象達到征稅數額開始征稅的界限。征稅對象的數額未達到起征點時不征稅。一旦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或超過起征點時,則要就其全部的數額征稅,而不是僅對其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所謂免征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準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部分征稅。二者的區別是:假設數字為2000元,你當月工資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額,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錢繳稅,如果是起征點,則是不夠2000元的不用交稅,超出2000元的全額繳稅,即以2001元為基數繳稅。

福利費,即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職工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從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職工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免征個人所得稅。

獲得上市公司的“送股”應怎樣進行稅務處理?上市公司分配股票股利時,取得股票股利的公司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但是需要進行備查。個人接受股票股利,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