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存貨日常管理需要干什么,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存貨采購
一律通過供應部統一采購,各部門需采購存貨時,應填寫一式三份的《采購申請表》,列明其要求和建議,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交供應部。供應部根據公司采購流程實施采購。
2.存貨的驗收、入庫
(1)外購存貨,公司倉庫管理人員應根據隨貨同行的送貨單驗收貨物,需要確認貨物是否為公司訂單所定貨物,實物貨物是否與送貨單一致,貨物是否有損傷。
(2)自制存貨,生產部門加工完畢移交于倉庫的產品,由倉庫部門認真驗收合格后,填具產成品入庫單,并經雙方簽字、確認。
3.存貨的發出
外銷,倉庫管理員根據訂單生成銷售出庫單并發貨,打印銷售出庫單。
內部領用,倉庫管理員根據審核批準后的《領料申請單》發貨。
4.存貨的盤點
企業確定存貨的實物數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實地盤存制;另一種是永續盤存制。
(1)實地盤存制
“實地盤存制”又稱“定期盤存制”,是指企業平時只在賬簿中登記存貨的增加數,不記減少數,期末根據清點所得的實存數,計算本期存貨的減少數。使用這種方法平時的核算工作比較簡便,但不能隨時反映各種物資的收發結存情況,不能隨時結轉成本,并把物資的自然和人為短缺數隱含在發出數量之內;同時由于缺乏經常性資料,不便于對存貨進行計劃和控制,所以實地盤存制的實用性較差。通常僅適用于一些單位價值較低、自然損耗大、數量不穩定、進出頻繁的特定貨物。
(2)永續盤存制
“永續盤存制”又稱“賬面盤存制”,是指企業設置各種數量金額的存貨明細賬,根據有關憑證,逐日逐筆登記材料、產品、商品等的收發領退的數量和金額,隨時結出賬面結存數量和金額。采用永續盤存制,可隨時掌握各種存貨的收發、結存情況,有利于存貨管理。
為了核對存貨賬面記錄,永續盤存制同時要求進行存貨的實物盤點。會計年度終了,應進行一次全面的盤點清查,并編制盤點表,保證賬實相符,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小企業會計實務中,存貨的數量核算一般采用永續盤存制。但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前后各期應保持一致。
存貨盤點應由倉庫管理人員及獨立的會計記賬人員和科室存貨保管人員共同進行。存貨盤點清查一方面要核對實物的數量,看其是否與相關記錄相符、是否賬實相符;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實物的質量,看其是否有明顯的損壞。
- 上一篇:上報匯總后能直接反寫嗎
- 下一篇:資產負債率高說明什么風險
-
存貨清查的賬務處理分錄怎么寫
如果期末結存存貨的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則不需作賬務處理,資產負債中的存貨按期末賬面價值列示。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表明存貨發生減值,期末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企業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
-
存貨周轉天數越大說明什么(如何分析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存貨占用的資金越小,企業占用在存貨上的資金周轉速度越快;反之,則說明企
-
存貨周轉天數的含義(存貨周轉天數表示什么)
存貨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平均存貨越少。但是,存貨過少不能滿足流轉需要,所以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說存貨周轉天數越多越好,因為存貨過多會占用過多的資金,
-
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所得稅資產如何寫會計分錄
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所得稅資產如何寫會計分錄,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因此,對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所得稅資產的會計分錄,可以這樣做
-
存貨跌價準備怎么做計提和轉回
存貨跌價準備怎么做計提和轉回,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
-
存貨現金折扣賬務處理怎么做
存貨現金折扣賬務處理怎么做,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銷售時,直接扣除商業折扣后入賬:借:應收賬款&nbs
-
會計需知資產負債表存貨怎么算
會計需知資產負債表存貨怎么算,關于資產負債表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存貨=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存貨跌價準備同時,關于資產
-
企業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涉及的科目
企業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涉及的科目,關于成本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企業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涉及的科目答:(1)“原材料&am
-
小企業發出存貨成本計價方法有哪些
小企業發出存貨成本計價方法有哪些,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小企業發出存貨成本計價方法有哪些答:小企業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包括以
-
怎樣對存貨進行內部控制
怎樣對存貨進行內部控制,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一、存貨管理崗位的分工與授權批準企業內部除存貨管理部門及倉儲人員外,其余部門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