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資產無發票所提折舊可以稅前列支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評估資產無發票所提折舊可以稅前列支嗎,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評估資產無發票所提折舊可以稅前列支嗎?

一家公司以資產作為投資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2008年第50號)第四條: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七)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因此,資產投資單位應按規定確認收入,并開具發票和計算繳納增值稅。

在會計處理時,也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用指南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 號----收入》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而評估則是企業用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時,需要對出資資產進行評估,以確定投入資產的公允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新成立的公司,由于出資企業應提供發票而未提供,其折舊能否在稅前扣除,我們從謹慎的態度考慮認為,企業收入總額和稅前扣除項目是計算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兩大因素,而票證憑據特別是稅務發票,則是控制收入總額和稅前扣除項目的主要手段,因此,企業的稅前扣除項目,一律要憑合法的票證憑據確認,如不能提供,我們認為相關費用不得在稅前扣除。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合法憑證在實際稅務管理中并非全部為稅務機關發售的發票,如企業每月發放的職工工資等。

固定資產重估價的基本模式?

根據歷史成本原則,固定資產按照取得時的價格計價,此后不作調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1993年發布的第16號準則《固定資產》提出了重估價的基本模式。

(1)重估的依據是現行市場價值,重估價由有資格專業人員進行。

(2)重估價的增值部分列為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一個單獨的項目(假定為"重估價準備"),不確認收益;如果重估價低于賬面凈值,其差額首先沖減生估價準備,不足部分則作為當期損失。如果某一項固定資產以前估價凈損失已作為費用,則以后的估價增值部分應作為收益處理,但不得超過以前估價的損失。

(3)固定資產重估價后,應當調整累計折舊。如果按照市價對建筑物進行重估,將其累計折舊和與其等額的固定資產原值沖銷,再將重 增值部分加入固定資產原值。如果是根據物價指數重估固定資產,則應當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均作調整,使調整拍的固定資產重估價等于其原值減累計折舊。

(4)折舊額應當根據生估后的價值計算。重估減值時,已經將損失計入當期損失,折舊額即以較低的固定資產重估價為基礎。重估增值時,增值部分的折舊不得作為當期費用,而是直接作為利潤。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于1995年3月發布了根據SFAS第121號《長期資產減值和長期資產清理會計》,認為,當一項長期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非貼現、無利息費用)低于其賬面價值時,就應確認減值損失。

關于上述內容“評估資產無發票所提折舊可以稅前列支嗎?”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明白需要哪些資料了。如有不明白的,可直接小窗聯系老師哦,只有你需要,老師就一直在。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