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和庫存商品的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存貨和庫存商品的區別,關于存貨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存貨和庫存商品的區別

第一,存貨項目,主要是企業期末庫存、在途和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包括各種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托代銷商品、受托代銷商品等。本項目應根據物資采購、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包裝物、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受托代銷商品、生產成本、代銷商品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還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后的金額填列。

第二,庫存商品包含在存貨項目中的。

存貨的確認

確認一項存貨是否屬于企業的存貨,其標準是看企業對該存貨是否具有法人財產權(或法定產權)。凡是在盤存日期,法定產權屬于企業的物品,不論其存放在何處或處于何種狀態,都應確認為企業的存貨。反之,凡是法定產權不屬于企業的物品,即使存放于企業,也不應確認為企業的存貨[2]。

下列各項存貨屬于企業的存貨:

⑴已確認為購進但尚未到達入庫的在途存貨。

⑵已入庫但未收到有關結算單據的存貨。

⑶已發出但所有權尚未轉移的存貨。

⑷委托其他單位代銷或代加工的存貨。

確認存貨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⑴與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⑵與該存貨有關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

⑴購入的存貨。它的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

⑵自制的存貨。它的成本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裝物、自制低值易耗、自制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各項實際支出。

⑶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的成本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費、裝卸費、保險費、委托加工的往返運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

⑷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存貨,它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⒈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是指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為前提來假定成本的流轉順序,對發出及結存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⒉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也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收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先計算出本月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然后再計算本月發出存貨成本及月末庫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①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收入存貨數量]

②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⒊移動平均法

移動平均法亦稱移動加權法,是在月初存貨的基礎上,每入庫一批存貨都要根據新的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重新計算一個新的加權平均單價,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及結存存貨實際成本的一種計價方法。

計算公式:

①新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原結存存貨成本+新入庫存貨成本]÷[原結存存貨數量+新入庫存貨數量]

②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X新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本次發出后結存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后結存存貨數量X新加權平均單價

⒋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定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次或者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上文中講到了存貨和庫存商品的主要主要區別,然后著重講到了存貨的確認以及哪些存貨屬于企業的存貨,小編還講到了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以及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如果大家對存貨以及庫存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資訊頁可以找答疑老師。

以上就是關于存貨和庫存商品的區別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存貨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