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員工工資怎么算 什么時間發放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辭退員工工資怎么算 什么時間發放,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工資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

辭退員工工資怎么算 什么時間發放

被辭退的,在離職時就應當結清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八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工資仍然依照正常工資結算,每月工資除以21.92天為日工資。計算員工最后一個月的實際工作天數,乘以日工資就是最后一個月的工資。

因為是用人單位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所以必須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或發放一個月工作作為"代通知金"。并且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依照勞動者工作期間給與經濟補償金。工作不滿半年者,發放半個月,滿半年不滿一年發放一個月,每滿一年多發放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在員工交接完畢,離開公司時一次性結清。

離職補償金要交個稅嗎?

員工離職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年平均工資3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部分按一下原則處理:

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

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關于辭退員工工資怎么算什么時間發放的問題,上述文章中數豆子的老師做出了詳細的解答,并對相關的離職補償金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員工如果不是因為個人原因被辭退,是可以要求補償的。感謝您的閱讀!

以上就是關于辭退員工工資怎么算 什么時間發放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工資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