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營改增分包工程核算的問題,關于核算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關于營改增分包工程核算的問題
一、建筑服務分包工作量納稅的規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3號)(下稱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3號) 附件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
一、(三)銷售額9.試點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七)建筑服務4.一般納稅人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營改增分包工程核算相關閱讀
營改增分包工程如何開票?
分包先交稅先開,然后總包開全額,扣除分包款交稅
這只是涉及增值稅,所得稅按照稅法正常核算跟營改增沒關系
營改增分包工程如何做會計處理?
1。一般納稅人按照一般計稅方法的全額征稅會計處理
作為施工企業對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必須要考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會計核算和稅法的時間性差異。會計處理上,(借: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照工程結算數為基數計提,與稅法上規定的“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不一致。
1。一般納稅人按照一般計稅方法的全額征稅會計處理
作為施工企業對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必須要考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會計核算和稅法的時間性差異。會計處理上,(借: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照工程結算數為基數計提,與稅法上規定的“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不一致。
3.小規模納稅人差額征稅會計處理
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與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施工企業按照簡易計稅方法納稅的會計核算基本相同,只是將“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替換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上文針對營改增分包工程核算這一問題做出了詳細的解答,營改增分包工程如何開票?營改增分包工程如何做會計處理?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數豆子網,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以上就是關于關于營改增分包工程核算的問題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核算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 上一篇:填制會計憑證有哪些要求
- 下一篇:開發支出屬于什么科目
-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是對外的一項重要投資,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股份額度比較大,那么就需要及時的采取權益法進行核算,如果額度很小已采取成本法進行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的時候是需要計提減值
-
存貨成本核算方法有哪幾種
存貨成本核算方法有哪幾種?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并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
會計核算失真的原因有哪些
會計核算失真的原因有哪些,以下是數豆子整理的內容。會計核算失真的原因有哪些?會計核算失真的原因如下所示:1。單位和個人的私利是導致會計核算失真的主要原因。一些單位領導,為了謀求
-
工會經費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嗎
工會經費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嗎,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一、會計方面根據《企業財務通則》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工會經費按
-
成本核算方法有幾種
成本核算方法有幾種,關于成本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理論上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和其他幾種輔助核算方法,建議大家還是去看看
-
長期待攤費用核算什么內容
長期待攤費用核算什么內容,關于核算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伴L期待攤費用”核算的是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
-
政府補貼業務怎么核算
政府補貼業務怎么核算,遇到這個問題不要怕,數豆子整理了與補貼相關的內容,看完一定可以解決。一、關于與日?;顒酉嚓P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準則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
-
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應通過什么科目核算,如何結轉
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應通過什么科目核算,如何結轉,關于成本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問: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應通過什么科目核算,如
-
政府補助收入的特點和核算
政府補助收入的特點和核算,關于收入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政府補助,是指小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
-
繳納集團公司的承包金應入賬核算怎么做
繳納集團公司的承包金應入賬核算怎么做,入賬時,各位會計會遇到各種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該如何解決。繳納集團公司的承包金應入賬核算怎么做?答: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