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

以下為會計核算的13大基本原則: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1---客觀性原則:又稱真實性原則。企業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客觀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可靠性和可驗證性三個方面,是對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真實的會計信息對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投資人決策和企業內部管理都有著重要意義,會計核算的各個階段都應遵循這個原則。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2---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僅以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3---相關性原則:又稱有用性原則。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能夠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

會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向有關各方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與進行決策無關,不僅對決策者毫無價值,而且有時還會影響他們作出正確決策。所以會計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資料必須對決策者有用才行。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4---一貫性原則:又稱一致性原則。企業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有必要變更,應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或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這樣才便于同一企業的不同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從而對企業不同期間的經營管理成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5---可比性原則:企業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則,一個企業才可以同本行業的不同企業進行比較,了解自己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存在哪些優勢和不足,從而制定出正確的發展戰略。

另外指明一點,一致性和可比性實際上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致性原則解決的是同一企業縱向可比問題,而可比性原則解決的是企業之間橫向可比的問題。廣義上說,兩者均可稱為可比性。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6---及時性原則:企業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以免使會計信息失去時效。凡會計期內發生的經濟事項,應當在該期內及時登記入賬,并要做到按時結賬,按期編報會計報表,以利決策者使用。

特別是當今信息社會,會計資料若不及時記錄,會計信息不及時加工、生成和報送,就會失去時效,變成一堆沒用的信息,對進行決策也就不會有任何幫助??梢?,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7---清晰性原則:企業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運用。清晰性原則要求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都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及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根據清晰性原則,會計記錄應準確清晰,賬戶對應關系明確,文字摘要清楚,數字金額準確,手續齊備,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準確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內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8---權責發生制原則:相對于收付實現制而言。企業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確認的時間基礎,即收入或費用是否計入某會計期間,不是以是否在該期間內收到或付出現金為標志,而是依據收入是否歸屬該期間的成果、費用是否由該期間負擔來確定。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權責發生制是一種記賬基礎,建立在該基礎之上的會計模式可以正確的將收入與費用相配合,正確的計算損益。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9---配比原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這一原則是以會計分期為前提的。當確定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收入之后,就必須確定與該收入有關的已經發生了的費用,這樣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從而有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配比原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即將收入與對應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比,即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時期的費用相配比。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10---歷史成本原則:又稱實際成本原則,企業的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企業的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物價如有變動,除有特殊規定外,不得調整起賬面價值。按照此原則,企業的資產應以取得時所花費的實際成本作為入賬和計價的基礎。歷史成本不僅是一切資產據以入賬的基礎,而且是其以后分攤轉為費用的基礎。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11---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企業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僅及于本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12---謹慎性原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不抬高資產或收益,也不壓低負債或費用。對于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應當加以合理估計。實施謹慎性原則能對企業經營存在的風險加以合理估計,在風險實際發生之前將之化解,并對防范風險起到預警作用,有利于企業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有利于保護所有者和債權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13---重要性原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選擇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時,要考慮經濟業務本身的性質和規模,根據特定經濟業務對經濟決策影響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重要性原則與會計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關。堅持重要性原則就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對于不重要的項目,也采用嚴格的會計程序,分別核算,分項反映,就可能會導致會計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評價某些項目的重要性時,一般來說,應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分析。從質上來說,當某一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項目;從量上來說,當某一項目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

可以說,理解了會計核算的13大基本原則,并靈活應用,就掌握了會計核算的精髓所在,就可以不變應萬變。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核算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