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并抵銷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如何進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并抵銷處理,關于固定資產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如何進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并抵銷處理

關于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并抵銷處理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時涉及的三個“價值”

1、可收回價值(AV),即期末固定資產的內在價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可銷售凈額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孰高值。

2、抵銷前價值(QV),即期末抵銷內部未實現利潤(或虧損)前原個別會計報表中的固定資產凈值(即原值-累計折舊)。

3、抵銷后價值(HV),即期末抵銷內部未實現利潤(或虧損)后合并會計報表中的固定資產凈值(即原值-累計折舊)。

當可收回價值小于報銷前價值(即AV<QV)時,應根據其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的一般原則

1、未實現利潤抵銷情況下(即HV<QV):

(1)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大于其抵銷前價值(即HV<QV<AV)時,原賬面固定資產未發生減值,只需抵銷本實現利潤,不影響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界于其抵銷后價值和抵銷前價值之間(即HV<AV<QV)時,原賬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余額應予全部抵銷。

(3)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小于其抵銷后價值(即AV<HV<QV)時,原賬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予部分抵銷。抵銷金額為QV-HV。

2、未實現虧損抵銷情況下(即QV<HV=:

(1)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小于其抵銷后價值(即AV<QV<HV)時,未實現虧損與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均不予抵銷。

(2)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界于其抵銷前價值和抵銷后價值之間(即QV<AV<HV)時,應補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補提金額為HV-AV。

(3)當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大于其抵銷前價值(即QV<HV<AV)時,只需抵銷未實現虧損,不影響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關于固定資產抵銷實例以及其對后期的影響有哪些呢?

三、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實例

例1、A公司(汽車制造企業)為B公司(汽車租賃公司)的母公司,1999年12月,A公司將其制造的100輛轎車銷售給B公司,銷售收入5000萬元,成本4000萬元。B公司將轎車納入固定資產管理(殘值為0,折舊年限為5年,直線法折舊)。

(1)若B公司期末轎車未發生減值(即HV<QV<AV)。

分析:該筆業務屬于未實現利潤抵銷中的第一種情況,只需抵銷未實現利潤,不影響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4000

固定資產    1000

(2)若B公司期末轎車發生減值,相應減值準備為500萬元(即HV<AV<QV)。

分析:此時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為4500萬元,屬于未實現利潤抵銷中的第二種情況,應將原賬面已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全部批銷,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4000

固定資產     1000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00

貸:營業外支出    500

(3)若B公司期末轎車發生減值,相應減值準備為1500萬元(即AV<HV<QV=。

分析:此時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為3500萬元,屬于未實現利潤抵銷中的第三種情況,應將原賬面已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予以部分抵銷,抵銷金額為QV-HV,即1000萬元(5000-4000),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4000

固定資產     1000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000

貸:營業外支出   1000

例2、A公司(汽車制造企業)為B公司(汽車租賃公司)的母公司,1999年12月,A公司將其制造的100輛轎車銷售給B公司,銷售收入5000萬元,成本6000萬元。B公司將轎車納入固定資產管理(殘值為0,折舊年限為5年,直線法折舊)。

(1)若B公司期末轎車發生減值,相應減值準備為500萬元(即AV<QV<HV)。

分析:此時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為4500萬元,屬于未實現虧損抵銷中的第一種情況,未實現虧損與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均不予抵銷,只需抵銷固定資產交易事項,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5000

(2)若B公司期末轎車未發生減值,其可收回價值為5500萬元(即QV<AV<HV)。

分析:此時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為5500萬元,屬于未實現虧損抵銷中的第二種情況,應在合并報表中補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補提金額為HV-AV,即500萬元(6000-5500),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固定資產       1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6000

借:營業外支出          50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00

(3)若B公司期末轎車未發生減值,其可收回價值為6500萬元(即QV<HV<AV)。

分析:此時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為6500萬元,屬于未實現虧損抵銷中的第三種情況,只需抵銷未實現虧損,不影響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其抵銷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固定資產       1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6000

四、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對以后各期的影響

在上述例1(2)基礎上,若2000年末B公司轎車的可收回價值為3500萬元,賬面固定資產凈值為4100萬元(原值5000萬元-累計折舊900萬元[注]),已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00萬元。

[注]:B公司轎車本期賬面應計折舊=(期初原值-期初累計折舊-期初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剩余可使用年限=(5000-0-500)/5=900(萬元)

分析:(1)本例中,期末可收回價值(AV)=3500萬元,期末抵銷前價值(QV)=4100萬元(即B公司賬面固定資產凈值),而期末抵銷后價值(HV)無法直接取得,故應先計算抵銷后(即合并報表中)固定資產本期應計折舊,再確定期末固定資產抵銷后價值(HV)。

抵銷后固定資產本期應計折舊=(期初抵銷后原值-期初抵銷后累計折舊-期初抵銷后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剩余可使用年限=(4000-0-0)/5=800(萬元)

期末抵銷后價值(HV)=3200萬元(原值4000萬元-累計折舊800萬元)

(2)上期固定資產交易中未實現利潤1000萬元對本期的影響應先抵銷,其批銷分錄為: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1000

貸:固定資產    1000

(3)由于上期固定資產中未實現利潤對本期折舊的影響,為確保抵銷后(即合并報表中)固定資產本期折舊為800萬元,應對抵銷前(即B公司原賬面)與抵銷后(即合并報表中)固定資產本期應計折舊的差額100萬元(900-800)進行抵銷,其抵銷分錄為:

借:累計折舊        1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

(4)最后按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的一般原則進行抵銷。本例中HV<AV<QV,符合上述未實現利潤抵銷中的第二種情況,B公司賬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余額600萬元應予全部抵銷,并抵銷期初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對本期的影響,其抵銷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600

貸:營業外支出     100[注1]

期初未分配利潤 500[注2]

[注1]:B公司2000年度應沖回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00萬元(期初500萬元一期末600萬元)。

[注2]:1999年合并時抵銷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00萬元,對2000年合并報表而言應增均期初未分配利潤500萬元。

在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期后抵銷中,必須先計算抵銷后(即合并報表中)的固定資產本期應計折舊,從而確定期末固定資產的3個“價值”,在抵銷上期固定資產交易中未實現利潤(或虧損)及其對本期折舊的影響后,再按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抵銷的一般原則進行抵銷。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進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合并抵銷處理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