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對內部審計的影響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信息化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審計信息化廣義地講,是指審計組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組織實施審計項目的全過程,以及以確認審計風險或評價企業信息戰略、優化組織運營為目標,對組織營運所依賴的信息系統進行獨立、客觀確認和咨詢活動。當今社會發展已進入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各級內審機構必須逐步建立起能夠聯系內外環境的信息網絡系統,以適應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的變化與發展。

信息技術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

審計對象發生變化。傳統的內部審計對象主要是反映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營管理活動的紙質會計、統計及其他有關資料。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日益普及,被審計的信息不僅僅是過去那些以紙張為載體的信息,還包括了對這些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可靠性進行審查。結合業務信息、財務信息以及信息系統的綜合分析,從根本上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審計效率發生變化。傳統的內部審計人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常采用抽樣審計方法,采用的方法為以點代面,而審計抽樣本身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審計信息化采用的方法為以面取點,結合整體分析異常數據,利用計算機軟件不僅使抽樣技術更科學,而且能針對項目異常問題進行詳細審計分析,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審計風險,縮短了現場審計時間。

審計重點發生變化。隨著信息生成速度的加快,信息容量更為廣泛,更加強調信息接收、處理的及時性、有效性,審計工作的內容和重點從傳統的審計監督深入到管理信息系統中去,審計人員需要了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流程、內部控制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審查。

信息技術促進內部審計變革及發展的著力點

通過審計信息化,促進共享審計技術和方法,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在信息化高速發達的今天,需要信息技術強大有力的支撐,才能應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變革與發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優勢及作用,特別是在不同地域設置分、子公司的集團公司來說,信息化技術對內部審計的支撐作用尤為明顯。以中國聯通集團公司為例,作為一個在全國各地設有多個分支機構的集團公司,建立內部審計管理系統,共享內部審計資料數據庫尤為重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數據分析模型、數據檢索可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在審計管理系統中建立審計信息交流平臺,便于審計人員之間互相交流審計工作經驗,充分利用審計資源,實現審計信息共享,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通過信息化技術,共享審計技術和方法,能夠維持審計標準一致性,同時豐富了審計計劃、審計準備、審計實施階段的信息來源,能夠保證審計結論客觀、公正,保證審計獨立性、謹慎性,同時審計結果也能為其他各部門所獲取信息起到審計借鑒作用,從而實現審計目標,在宏觀經濟建設中發揮審計應有的作用。

通過審計信息化,促進審計人員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審計軟件。審計軟件既可以加快審計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加強審計規范化工作。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應適用于符合自身需求的審計軟件。例如,一般審計人員對計算機語言不太熟悉,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如ACL、EXCEL。ACL全稱“Audit Command Language”,采用數學運算對數據進行篩選,所需表中的各個字段與邏輯運算符進行關聯,對于一般審計人員可控性強、易操作。但是ACL屬于較封閉的編程語言,相對于標準語言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數據查詢語言)而言,更適用于信息技術審計人員。通過不同審計項目搜集、分析、加工、篩選后得到所需的信息數據。

通過審計信息化,促進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人員,按照傳統審計方法,只依靠原有的知識和技能是無法勝任新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的,無法滿足內部審計工作要求。所以一般審計人員除必備審計專業知識以外,還應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審計是當今審計工作的發展潮流,不掌握計算機審計技術,我們將很快失去審計資格;必須要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研究審計的思路和方法;必須要提高審計的科技含量,改進審計的方式和手段。”這是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對全國各級內部審計人員的忠告和要求。這就要求每一位審計工作人員實施審計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各個功能要素進行孤立的審計,還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站在全局和系統的高度,對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活動和相互作用的效果進行審計,要從總體上對審計目標進行動態、系統的審計評價。只有依托審計信息化系統,審計人員才可以提高審計的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審計手段從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自動化轉變。

以上就是關于信息化對內部審計的影響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審計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