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收入與結轉成本是同時進行的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確認收入與結轉成本是同時進行的嗎,對服務類收入而言,不能死扣配比原則。如果會計做賬時能根據服務項目明確歸集成本,屆時將歸集起來的成本結轉為銷售成本即可。如果平時已將項目成本費用化了,確認收入時自然就不會再有成本與收入配比了,也就無需結轉成本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確認收入與結轉成本是同時進行的嗎

以前上大學時會計老師灌輸給我們的理念是,確認收入時要同步結轉成本,理論上這叫"配比原則"。這個原則有時候很折磨人,每當做賬要確認收入時,都要費勁地去匹配相應的成本。

須知,配比原則最初是針對商品銷售設計的。有賣,自然就有存貨減少,所以確認收入要同步結轉存貨成本。明確配比原則,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做假賬,少結轉成本,虛增庫存。當第三產業(服務業)興起后,問題出來了,服務收入與服務成本的對應關系非常模糊,配比原則又該如何遵循呢?

首先我們來厘清兩個概念,何謂成本,何謂費用?成本是特殊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與收入有清晰的配比關系的費用才能計作成本。概念說清楚出了,可在實際業務中分清成本與費用的邊界并不容易。

以足療店為例,收入來自于客人買單,成本呢?技師的單筆提成是成本,足療使用的藥材與熱水是成本。模糊區域在于,有些費用與收入相關,但又不能直接與收入一一對應,如技師的基本工資、足療包間的房租、水電氣暖費用等,它們需要分攤確認為成本。

會計做賬時為了省事,對于那些歸集起來很繁瑣的的成本往往會簡化處理,直接將其視作期間費用。上例中足療店技師的基本工資、足療包間的房租就不會分攤算作成本了。這種省事的做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倘若成本都費用化了,收入又到哪里去配比成本呢?

我的看法是,服務類收入不能也不必死摳配比原則,避免把會計核算復雜化。如果會計做賬時能根據服務項目明確歸集成本,屆時將歸集起來的成本結轉為銷售成本即可。如果平時已將項目成本費用化,就不必強求收入與成本配比了。

配比原則,這是會計人當學生時扎根在腦子里的思維。對于生產制造企業與商業企業而言,配比原則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服務型企業與研發型企業而言,配比原則就要靈活變通了。

好在現在的會計準則已不再強調配比原則了,會計人大可松一口氣。

 

一定要確認收入的同時才能結轉成本嗎?

不是一定要確認收入的同時才能結轉成本。

對服務類收入而言,不能死扣配比原則。如果會計做賬時能根據服務項目明確歸集成本,屆時將歸集起來的成本結轉為銷售成本即可。如果平時已將項目成本費用化了,確認收入時自然就不會再有成本與收入配比了,也就無需結轉成本了。

需要確認收入同時結轉成本:

1、銷售產品時需要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成本

銷售

借:銀行存款 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增值稅略)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只有確認收入了才可以結轉成本嗎?

2、其他業務收入確認的同時,要結轉其他業務支出(成本),如銷售原材料。分錄略。

只需要結轉成本:

沒有銷售的完工產品,只結轉成本,不確認收入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以上就是關于確認收入與結轉成本是同時進行的嗎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成本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