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問題,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在實際業務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涉及稅前扣除項目,稅務機關都會要求企業取得合法有效的憑證,甚至有的稅務機關按著以票管稅的理念,狹義的理解為對于企業成本費用支出的項目,凡沒有取得發票的,都不能在稅前扣除。其實,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應以企業發生的支出是否真實、合法作為判斷依據,不應將發票作為稅前扣除的唯一憑證。本文將結合具體案例詳細講解和分析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憑證問題。
【案例】
A公司向外地企業購進一批皮革,與供貨商簽訂供貨合同后,通過銀行轉賬支付貨款共計208萬元(含稅),先后取得供貨商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22份,并通過國稅系統認證申報抵扣增值稅30。2萬元。而后,供貨商所在地國稅部門發出的《已證實虛開通知單》證實,上述22份發票均屬虛開。
稅務機關認為,根據《關于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通知》(國稅發〔2000〕18號)第二條第一款和《關于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已抵扣稅款加收滯納金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1240號)規定,上述22份發票為善意取得虛開發票?!蛾P于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意見》(國稅發〔2008〕88號)第二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加強發票核實工作,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前扣除憑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購買商品必須取得合法有效的發票。因此,稅務機關認定上述22份發票屬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是不合法的憑證于是作出A公司進項稅額30。2萬元不予抵扣,稅款予以追繳的決定,并依法下達《稅務處理決定書》;已在稅前扣除的177。8萬元成本,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追繳企業所得稅44。5萬元(適用稅率25%)并加收稅款滯納金。
A公司認為,發票是證明支出的重要憑證,但不是唯一憑證;公司雖善意取得虛開發票,但發票已通過稅務部門論證屬真票,購進皮革業務真實,購貨合同、轉賬憑證和皮革出入庫手續齊全,且成本結轉無誤,稅務機關要求企業補繳企業所得稅44。5萬元的處理決定,有悖于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即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A公司在提請稅務行政復議無果后,遂向所在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法律分析
該法院審理后認為,國稅發〔2008〕88號文件、《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一條及《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只是否定了違規發票作為合法憑據的效力,并沒有排除用其他合法有效的證據來證明“可稅前扣除”的事實,被告將發票視作稅前扣除的“唯一憑證”顯然不妥;根據國稅函〔2007〕1240號規定,“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指購貨方與銷售方存在真實交易,且購貨方不知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以非法手段獲得的”,被告人對原告認定為善意取得發票,已證實“購貨方與銷售方存在真實交易”,而且該規定只是對不得抵扣增值稅進行了明確,并未規定納稅人購進貨物成本不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原告提供的材料均證明已將購進貨物用于產品生產,顯然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情形。同時,被告在查處原告善意取得虛開發票過程中,沒有對原告當期取得產品銷售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進行認定,存在事實不清。綜上所述,被告調增原告企業所得稅額,并要求補繳企業所得稅、加收滯納金處理決定,認定事實不清、法律依據不足,不予支持。該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判決撤銷被告《稅務處理決定書》中關于調增原告的企業所得稅額,補繳企業所得稅、加收滯納金的處理決定。
二、案例啟示
本案稅務機關敗訴原因可歸集為三方面:一是將發票視為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唯一憑證;二是在查處取得虛開發票案件時,對當事人購進貨物是否用于本企業產品生產沒有充分舉證;三是片面理解,引用規范性文件不當。針對此類案件,稅務機關應當予以重視。
1.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不能僅憑發票。根據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發生的支出作為成本、費用扣除的關鍵條件是支出必須真實、合法,并沒有任何條文明確規定,將發票作為稅前扣除的唯一憑證,僅根據〔2008〕國稅發88號文件,對善意取得發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允許扣除,顯然有悖于企業所得稅法中關于“合理支出”“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規定。對此,稅務部門應當正確認識“以票管稅”理念,嚴格依法確認企業稅前扣除項目。
2.要高度重視查補企業所得稅取證工作。本案在稽查取證過程中,稽查人員僅根據《已證實虛開通知單》和確認“票貨款”的一致等,來認定當事人善意取得虛開發票,而對購進貨物是否用于企業產品生產等查補企業所得稅相關內容沒有充分舉證,造成查補企業所得稅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事實上,本案若能夠充分舉證,完全可證實納稅人購進貨物,屬于當期“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事實。
3.引用規范性文件及相關規定應當慎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法釋〔2009〕14號)第二條規定,“并列引用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可見,內部規范性文件及相關規定,不能與相關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相沖突,否則法院不會采納,也不予支持。
常見的稅前扣除有效憑證包括很多種,不能僅憑發票來判斷。除了發票還包括銀行利息結算單據、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票據、稅務機關開具的稅收繳款書或表格式完稅證明、社保機構或者國土部門開具的財政票據等等。就稅前扣除而言,暫不考慮其他扣除原則,業務真實發生,合法憑證才能得到認可。但也有例外,比如,加計扣除就不是真實發生,但是,卻是法律認可的事實。
以上就是關于分析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問題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企業所得稅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 上一篇:銀行卡里收到測試的錢怎么做賬
- 下一篇:小規模季報怎么報
-
企業所得稅廣宣費扣除標準
企業所得稅廣宣費是指企業為宣傳公司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進行的廣告、商業宣傳、展覽、展示、推廣銷售等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中,這些費用可以按照一定標準
-
本年利潤呈虧損要不要上企業所得稅
本年利潤呈虧損要不要上企業所得稅?本年利潤虧損的企業本年度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
-
納稅人哪些支出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納稅人哪些支出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納稅人哪些支出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資本性支出。(二)無形資產
-
去年調整的企業所得稅怎么入賬
去年調整的企業所得稅怎么入賬,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計提: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結轉:借:利潤分
-
常見的未取得發票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情形
常見的未取得發票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情形,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常見的未取得發票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
- 企業所得稅可以年度一次性繳納嗎
-
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怎么備案
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怎么備案,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一、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注明
-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是凈利潤還是營業利潤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是凈利潤還是營業利潤,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是凈利潤還是營業
-
股權置換企業所得稅怎么處理
股權置換企業所得稅怎么處理,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股權置換企業所得稅怎么處理答:股權重組如果符合條件按
-
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包括哪些,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包括哪些?企業所得稅季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