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建造師機電視頻教程,其實一些大品牌的網校課程都差不多。
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1F23 掌握基坑排水技術考點
1F23 掌握基坑排水技術
一、初期排水(一級建造師考試水利水電基坑排水相關知識點)
圍堰合龍閉氣之后,為使主體工程能在干地施工,必須首先排除基坑積水、堰體和堰基的滲水、降雨匯水等,稱為初期排水。(一級建造師考試水利水電基坑排水相關知識點)
(一)排水量的組成及計算(一級建造師考試水利水電基坑排水相關知識點)
初期排水總量應按圍堰閉氣后的基坑積水量、抽水過程中圍堰及基礎滲水量、堰身及基坑覆蓋層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等四部分組成計算。其中可能的降水量可采用抽水時段的多年日平均降水量計算。
初期排水流量一般可根據地質情況、工程等級、工期長短及施工條件等因素,參考實際工程經驗,按公式(1F4l)確定。
(二)水位降落速度及排水時間
為了避免基坑邊坡因滲透壓力過大,造成邊坡失穩產生塌坡事故,在確定基坑初期抽水強度時,應根據不同圍堰形式對滲透穩定的要求確定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對于土質圍堰或覆蓋層邊坡,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一般開始排水降速以0.5~0.8m/d為宜,接近排干時可允許達1.0~1.5m/d。其他形式圍堰,基坑水位降速一般不是控制因素。
對于有防滲墻的土石過水圍堰和混凝土圍堰,如河槽退水較快,而水泵降低基坑水位不能適應時,其反向水壓力差有可能造成圍堰破壞,應經過技術經濟論證后,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退水閘或逆止閥。
排水時間的確定,應考慮基坑工期的緊迫程度、基坑水位允許下降的速度、各期抽水設備及相應用電負荷的均勻性等因素,進行比較后選定。一般情況下,大型基坑可采用5~7d,中型基坑可采用3~5d。
二、經常性排水
基坑積水排干后,圍堰內外的水位差增大,此時滲透流量相應增大。另外基坑已開始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還有不少施工廢水積蓄在基坑內,需要不停地排除,在施工期內,還會遇到降雨,當降雨量較大且歷時較長時,其水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一)排水量的組成
經常性排水應分別計算圍堰和基礎在設計水頭的滲流量、覆蓋層中的含水量、排水時降水量及施工棄水量。其中降水量按抽水時段最大日降水量在當天抽干計算;施工棄水量與降水量不應疊加?;訚B水量可分析圍堰形式、防滲方式、堰基情況、地質資料可靠程度、滲流水頭等因素適當擴大。
(二)排水方式
經常性排水有明溝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兩種方式。
1.明溝排水
此方式適宜于地基為巖基或粒徑較粗、滲透系數較大的砂卵石覆蓋面,在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最多。這種排水方式是通過一系列的排水溝渠,攔截堰體及堰基滲水,并將滲透水流匯集于泵站的集水井,再用水泵排出基坑以外。
以上就是關于以及建造師機電視頻教程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一級建造師培訓相關內容。
2023一級建造師云私塾Pro,AI智能學習平臺,大數據動態預測通過率。72小時有效!
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