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產發[2011]448號 關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發表于 : 2019-11-08 16:40:35 分類 : 稅收政策 來源 : 國家稅務總局
  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商產發[2011]44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海關、稅務主管部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加工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主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力量,為促進技術進步、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就業、密切內地與臺港澳經貿關系、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實踐證明,加工貿易符合我國國情,仍將是我國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國加工貿易還存在著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地區發展不平衡、管理機制和政策與轉型升級的要求不相適應等問題。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我國國情,繼續發展加工貿易,著力優化加工貿易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提升產業層次,延長產業鏈,實現加工貿易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發揮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及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ǘ┗驹瓌t。按照“穩定預期、完善政策、分類指導、提高質量、協調發展”的方針,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一是堅持健康發展和優化結構相結合。在保持加工貿易政策連續穩定的基礎上,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及與產業政策的協同性,繼續發揮加工貿易的積極作用,促進加工貿易結構優化,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二是堅持市場調節和政策引導相結合。準確把握我國國情和加工貿易發展內在規律,以市場為導向,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增強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實現優勝劣汰。堅持分類指導、有保有壓,進一步完善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和指標體系,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三是堅持中央引導和發揮地方積極性相結合。加強對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宏觀指導;各地方結合本地產業基礎和生產要素稟賦,按照國家對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積極有效地制定措施,促進本地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四是堅持優化服務和規范發展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加工貿易監管和服務體系建設,為轉型升級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完善加工貿易政策,規范區外加工貿易管理,引導區外加工貿易入區發展。

  (三)發展目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高加工貿易整體水平,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增加國內收益,實現加工貿易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具體要逐步向五個方向轉變:一是產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轉變,逐步改變以低端加工組裝為主的現狀,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二是產業鏈由短向長轉變,促進加工貿易配套體系向研發設計、創立品牌、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延長加工貿易國內增值鏈。三是經營主體由單一向多元轉變,促進內外資企業共同發展。四是區域由東部主導向東中西部協調發展轉變,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引導加工貿易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有序梯度轉移。五是增量由區外為主向區內為主轉變,發揮并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引導增量入區發展,促進區內外加工貿易協調發展。

  二、優化加工貿易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ㄋ模┩晟萍庸べQ易商品分類管理。依據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資源和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產業關聯度強的加工貿易。限制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加工貿易。禁止開展高耗能、高污染和過多消耗國內資源的加工貿易。完善加工貿易禁止類、限制類商品目錄。

 ?。ㄎ澹┨岣呒庸べQ易制造水平和產品附加值。鼓勵發展產業輻射帶動和技術溢出能力強的先進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節能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帶動加工貿易產業優化升級。繼續發展傳統優勢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制造領域,提升制造層次,提高加工貿易商品的附加值。

  三、促進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延長加工貿易國內增值鏈

 ?。┰鰪娂庸べQ易企業的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增加對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吸引跨國公司轉移研發中心,支持地方設立研發、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

 ?。ㄆ撸┩ㄟ^加工貿易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吸引跨國公司將分撥中心轉移到我國。鼓勵有條件的加工貿易企業開展服務外包等業務,發展與加工貿易相關的檢測維修、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

 ?。ò耍┕膭罴庸べQ易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展業務。支持加工貿易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國際營銷渠道。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利用已有的技術和生產能力,開拓國內市場,創建自主品牌,在國內建立營銷網絡和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出口和內貿并重的多元發展能力。

  四、提高加工貿易企業水平,優化加工貿易企業結構

 ?。ň牛┩晟破髽I準入標準。推動來料加工廠轉型為法人企業,簡化企業轉型手續,降低轉型成本。完善加工貿易生產能力核查制度,嚴格審核加工貿易企業經營及生產能力,對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要增加研發投入、設備技術水平、環保水平、勞動保障、安全生產、產品質量安全等量化標準,實現加工貿易商品分類管理與企業準入管理相結合。

 ?。ㄊ┭芯拷⒓庸べQ易企業退出機制。強化加工貿易企業的社會責任;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鼓勵支持企業走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道路。對生產工藝落后、環?;蚰芎牟贿_標、未按有關規定履行勞動用工手續、出現安全責任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的加工貿易企業,規定其在一定期限內進行整改,逾期未達到要求的,不再批準其開展加工貿易。

 ?。ㄊ唬┐龠M經營主體多元化。支持企業通過加工貿易參與國際分工,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生產制造水平。加大對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融資的支持力度。發揮加工貿易在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應,實現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共同發展。

  五、促進加工貿易有序梯度轉移,優化加工貿易區域布局

 ?。ㄊ┮龑Оl達地區加工貿易向具備一定條件的欠發達地區有序轉移。發達地區要研究出臺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率先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同時要制訂鼓勵加工貿易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政策措施,開展加工貿易轉移對口合作,建立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對接平臺,實現有效、有序轉移,推動形成沿海與內地產業互補、分工合作的新格局。

 ?。ㄊ┕膭罹邆湟欢l件的欠發達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在欠發達地區培育若干區位優勢較明顯、產業基礎較好、配套能力較強、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欠發達地區要完善政策和投資環境,增強產業配套能力,降低轉移成本,因地制宜,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結合比較優勢,培育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有序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入經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各類園區,防止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低水平發展加工貿易。

  (十四)支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利用現有資金政策對承接地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投資促進工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就業服務、人員培訓、口岸通關建設、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給予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承接地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場所,增強加工裝配、物流、倉儲等功能。

  六、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作用,促進加工貿易健康發展

 ?。ㄊ澹┏浞职l揮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示范、導向和輻射作用,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工貿易管理政策,優化海關監管,研究區內外差別政策,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和功能優勢,引導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大、帶動配套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入區發展。

  七、加強組織領導,提高管理水平

 ?。ㄊ┘訌妼庸べQ易轉型升級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宏觀管理。研究建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評價體系,定期對各地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工作進行評估。培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示范區和承接轉移示范地。制訂相關政策,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工作提供引導和支持。

 ?。ㄊ撸┩晟萍庸べQ易管理工作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加工貿易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規范審批、備案管理的基礎上,加快實現商務、海關、外匯、稅務、質檢等部門在加工貿易審批、備案、內銷、核銷、保證金臺賬、通關單聯網核查等方面的數據傳輸和信息資源共享,形成規范、高效、便利的現代化管理機制,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ㄊ耍┘訌娊M織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出臺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產業轉移的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方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產業轉移。

 ?。ㄊ牛┌l揮中介組織作用。有關商、協會要加強統計數據、行業動態等信息的交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調查研究和行業協調,做好企業轉型升級相關服務工作,為政府制訂規劃、出臺政策提供決策支持。
 
  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