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稅發[200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現將《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自2002年2月1日起執行,國稅發〔2000〕1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同時廢止。鑒于各地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國家稅務局除外)對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征管工作將于2002年底結束,《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由各地地方稅務局負責實施,各地國家稅務局給予配合。
頒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是加強營業稅管理,推進營業稅管理信息化、現代化,保證營業稅收入,確保完成2002年稅收任務的重大措施,各地稅務機關必須高度重視,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保證此項政策落實到位。
二○○二年一月三十日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的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三條 金融保險業納稅人是指:
(一)銀行:包括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二)信用合作社。
(三)證券公司。
(四)金融租賃公司、證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證券投資基金。
(五)保險公司。
(六)其他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批準成立且經營金融保險業務的機構等。
第四條 扣繳義務人是受托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
第五條 貸款是指將資金有償貸與他人使用(包括以貼現、押匯方式)的業務。以貨幣資金投資但收取固定利潤或保底利潤的行為,也屬于這里所稱的貸款業務。按資金來源不同,貸款分為外匯轉貸業務和一般貸款業務兩種:
(一)外匯轉貸業務,是指金融企業直接向境外借入外匯資金,然后再貸給國內企業或其他單位、個人。各銀行總行向境外借入外匯資金后,通過下屬分支機構貸給境內單位或個人使用的,也屬于外匯轉貸業務。
(二)一般貸款業務,指除外匯轉貸以外的各種貸款。
第六條 融資租賃(也稱金融租賃),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準可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所從事的具有融資性質和所有權轉移特點的設備租賃業務。
第七條 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或非貨物期貨的所有權的行為。包括:股票轉讓、債券轉讓、外匯轉讓、其他金融商品轉讓。
第八條 金融經紀業務和其他金融業務,指受托代他人經營金融活動的中間業務。如委托業務、代理業務、咨詢業務等。
第九條 保險業務。
第十條 以下業務不征營業稅:
(一)金融機構往來利息收入,是指金融機構之間相互占用、拆借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
(二)保險公司的攤回分保費用。
第十一條 一般貸款業務的營業額為貸款利息收入(包括各種加息、罰息等)。
第十二條 外匯轉貸業務包括:
(一)中國銀行系統從事的外匯轉貸業務,如上級行借入外匯資金后轉給下級行貸給國內用戶的,在下級行以其向借款方收取的全部利息收入全額為營業額(包括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和各種加息、罰息等)。在借入外匯的上級行,以貸款利息收入和其他應納營業稅的收入減去支付給境外的借款利息支出后的余額為營業額。
(二)其他銀行從事的外匯轉貸業務,如上級行借入外匯資金后轉給下級行貸給國內用戶的,在下級行以其向借款方收取的全部利息收入減去上級行核定的借款利息支出額后的余額為營業額。上級行核定的借款利息支出額與實際支出額不符的,由上級行從其應納的營業稅中抵補。
第十三條 融資租賃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殘值)減去出租方承擔的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后的余額,以直線法折算出本期的營業額。計算方法為:本期營業額=(應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實際成本)×(本期天數/總天數),實際成本=貨物購入原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運雜費+安裝費+保險費+支付給境外的外匯借款利息支出。
第十四條 金融商品轉讓業務,按股票、債券、外匯、其他四大類來劃分。同一大類不同品種金融商品買賣出現的正負差,在同一個納稅期內可以相抵,相抵后仍出現負差的,可結轉下一個納稅期相抵,但年末時仍出現負差的,不得轉入下一個會計年度。金融商品的買入價,可以選定按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法進行核算,選定后一年內不得變更。
(一)股票轉讓 營業額為買賣股票的價差收入,即營業額=賣出價-買入價。股票買入價是指購進原價,不得包括購進股票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和稅金。賣出價是指賣出原價,不得扣除賣出過程中支付的任何費用和稅金。
(二)債券轉讓 營業額為買賣債券的價差收入,即營業額=賣出價-買入價。債券買入價是指購進原價,不得包括購進債券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和稅金。賣出價是指賣出原價,不得扣除賣出過程中支付的任何費用和稅金。
(三)外匯轉讓 營業額為買賣外匯的價差收入,即營業額=賣出價-買入價。外匯買入價是指購進原價,不得包括購進外匯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和稅金。賣出價是指賣出原價,不得扣除賣出過程中支付的任何費用和稅金。
(四)其他金融商品轉讓 營業額為其他金融商品的價差收入,即營業額=賣出價-買入價。其他金融商品買入價是指購進原價,不得包括購進其他金融商品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和稅金。賣出價是指賣出原價,不得扣除賣出過程中支付的任何費用和稅金。
第十五條 金融經紀業務和其他金融業務(中間業務)營業額為手續費(傭金)類的全部收入包括價外收取的代墊、代收代付費用(如郵電費、工本費)加價等,從中不得作任何扣除。
第十六條 保險 (一)辦理初保業務向保戶收取的保費營業額為納稅人經營保險業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即向被保險人收取的全部保險費。(二)儲金業務保險公司如采用收取儲金方式取得經濟利益的(即以被保險人所交保險資金的利息收入作為保費收入,保險期滿后將保險資金本金返還被保險人),其“儲金業務”的營業額,為納稅人在納稅期內的儲金平均余額乘以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的月利率。儲金平均余額為納稅期期初儲金余額與期末余額之和乘以50%。
第十七條 外幣折合成人民幣 金融保險業以外匯結算營業額的,應將外幣折合成人民幣后計算營業額。原則上金融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季季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折合營業額,保險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月最后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折合營業額;報經省級稅務機關批準后,允許按照財務制度規定的其他基準匯價折合營業額。
第十八條 貸款業務,按《國家關于銀行貸款利息收入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1〕38號)執行。
第十九條 融資租賃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租金收入或取得索取租金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第二十條 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金融商品所有權轉移之日。
第二十一條 金融經紀業和其他金融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營業收入或取得索取營業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第二十二條 保險業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取得保費收入或取得索取保費收入價款憑據的當天。
第二十四條 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資料的填報要求(一)各種報表按填表說明的要求填寫,分別向國、地稅機關各報送一式三份,稅務機關簽收后,一份退還納稅人,兩份留存。(二)《貸款(含貼現、押匯、透支等)利息收入明細表》、《外匯轉貸利息收入明細表》、《委托貸款利息收入明細表》、《融資租賃收入明細表》、《自營買賣股票價差收入明細表》、《自營買賣債券價差收入明細表》、《自營買賣外匯價差收入明細表》、《自營買賣其他金融商品價差收入明細表》、《金融經紀業務及其他金融業務收入月匯總明細表》、《保費收入明細表》、《儲金業務收入明細表》等表,納稅人可根據自身情況填寫各項內容,沒有開展的業務是否需要報相應的空表由各省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第二十五條 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以一個季度為納稅期限,上述金融機構每季度末最后一旬應得的貸款利息收入,可以在本季度繳納營業稅,也可以在下季度繳納營業稅,但確定后一年內不得變更。其他的金融機構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以一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或者以一個月為一個納稅期的,應當分別于季度終了后或次月1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稅款。
第二十六條 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實行電子申報方法。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2年2月1日起執行。
附:《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
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
納稅人識別號: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納稅人名稱 | 稅款所屬時間: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
經營項目 | 營 業 額 | 本 期 | |||||||||
應稅全部收入 | 應稅減除項目額 | 應稅營業額 | 免稅全部收入 | 免稅減除項目額 | 免稅營業額 | 稅率 | 應納稅額 | 免(減)稅額 | 已納稅額 | 應補(退)稅額 | |
1 | 2 | 3 | 4=2-3 | 5 | 6 | 7=5-6 | 8 | 9=4×8 | 10=7×8 | 11 | 12=9-11 |
一般貸款 | |||||||||||
外匯轉貸 | |||||||||||
融資租貸 | |||||||||||
買賣股票 | |||||||||||
買賣債券 | |||||||||||
買賣外匯 | |||||||||||
買賣其他金融商品 | |||||||||||
金融經紀業務和其他 | |||||||||||
金融業務 | |||||||||||
保險業務 | |||||||||||
儲金業務 | |||||||||||
其他 | |||||||||||
以上合計 | |||||||||||
代扣代繳稅款 | |||||||||||
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 |||||||||||
投資收益 | |||||||||||
如納稅人填報,由納稅人填寫以下各欄 如委托代理人填報,由代理人填寫以下各欄備注 | |||||||||||
會計主管:
(簽章): |
法人代表或單位負責人:
(簽章): |
代理人名稱 |
代理人 (簽 章): |
||||||||
代理人地址 | |||||||||||
經辦人 | 電話 | ||||||||||
以下由稅務機關填寫 | |||||||||||
收到申報表日期 | 接收人 |
附表1
貸款(含貼現、押匯、透支等)利息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識別號 | 起訖日期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貸款本金 | 月利率 | 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 | 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 | 本期沖減利息 | 本期應稅利息收入 | 備注 |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
合計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期初沖減利息 | 本期應稅利息收入總計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2
外匯轉貸利息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識別號 | 起訖日期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貸款本金 | 貸出月利率 | 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 | 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 | 貸入月利率 | 本期轉貸利息支出 | 本期沖減利息 | 本期應稅利息收入 | 備注 |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
合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3
委托貸款利息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識別號 | 起訖日期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貸款本金 | 月利率 | 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 | 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 | 本期沖減利息 | 本期應稅利息收入 | 備注 |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
合計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期初沖減利息 | 本期應稅利息收入總計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4
融資租賃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識別號 | 合同起訖日期 | 本期計息起訖日期 | 貨幣 名稱 | 折合率 | 租金收入 | 出租貨物實際成本核算 | 本期利息收入 | —— | ||||||
原幣 | 折人民幣 | 原幣 | 折人民幣 | |||||||||||
合計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5
自營買賣股票價差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股票代碼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總賣出價 | 總買入價 | 價差 | 折人民幣價差 | 上期轉入負差 | 價差余額 |
—— | —— | |||||||
合計 | —— | ——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6
自營買賣債券價差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債券代碼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總賣出價 | 總買入價 | 價差 | 折人民幣價差 | 上期轉入負差 | 價差余額 |
—— | —— | |||||||
合計 | —— | ——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7
自營買賣外匯價差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貨幣名稱 | 總賣出價 | 總買入價 | 價差 | 上期轉入負差 | 價差余額 |
—— | —— | ||||
合計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8
自營買賣其他金融商品價差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金融商品代碼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總賣出價 | 總買入價 | 價差 | 折人民幣價差 | 上期轉入負差 | 價差余額 |
—— | —— | |||||||
合計 | —— | ——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9
金融經紀業務及其他金融業務收入月匯總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月份 | 委托業務 | 代理發行 | 代理買賣 | 咨詢業務 | 結算業務 | 其他業務 | 小計 | ||||
本單位部分 | 上繳部分 | 其他代理 | 純勞務費 | 郵電費 | 工本費 | ||||||
合計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10
保費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保險種類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應稅收入 | 折人民幣應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折人民幣免稅收入 |
一、財產保險 | ||||||
1.企業財產保險 | ||||||
2.家庭財產保險 | ||||||
3.機動車輛及第三者責任保險 | ||||||
4.飛機保險及飛機責任保險 | ||||||
5.船舶保險 | ||||||
6.貨物運輸保險 | ||||||
7.建筑工程及安裝工程及其責任保險 | ||||||
8.機器損失保險 | ||||||
9.航天保險 | ||||||
10.核電站保險 | ||||||
11.能源保險 | ||||||
12.其他財產保險 | ||||||
二、責任保險 | ||||||
1.產品責任保險 | ||||||
2.雇主責任保險 | ||||||
3.公眾責任保險 | ||||||
4.其他責任保險 | ||||||
三、信用保險 | ||||||
四、保證保險 | ||||||
五、農業保險 | ||||||
六、人壽保險 | ||||||
1.養老金保險 | ||||||
2.普通人壽保險 | ||||||
3.健康保險 | ||||||
4.意外人身傷害保險 | ||||||
5.其他人壽保險 | ||||||
合計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附表11
儲金業務收入明細表
納稅人名稱(章)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金額單位:元(列至角分) |
保險種類 | 貨幣名稱 | 折合率 | 期初儲金余額 | 期末儲金余額 | 月利率 | 應稅收入 | 折人民幣應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折人民幣免稅收入 |
一、財產保險 | |||||||||
1.企業財產保險 | |||||||||
2.家庭財產保險 | |||||||||
3.機動車輛及第三者責任保險 | |||||||||
4.飛機保險及飛機責任保險 | |||||||||
5.船舶保險 | |||||||||
6.貨物運輸保險 | |||||||||
7.建筑工程及安裝工程及其責任保險 | |||||||||
8.機器損失保險 | |||||||||
9.航天保險 | |||||||||
10.核電站保險 | |||||||||
11.能源保險 | |||||||||
12.其他財產保險 | |||||||||
二、責任保險 | |||||||||
1.產品責任保險 | |||||||||
2.雇主責任保險 | |||||||||
3.公眾責任保險 | |||||||||
4.其他責任保險 | |||||||||
三、信用保險 | |||||||||
四、保證保險 | |||||||||
五、農業保險 | |||||||||
六、人壽保險 | |||||||||
1.養老金保險 | |||||||||
2.普通人壽保險 | |||||||||
3.健康保險 | |||||||||
4.意外人身傷害保險 | |||||||||
5.其他人壽保險 | |||||||||
合計 | —— | —— | —— |
填表人: | 審核人: | 單位負責人: |
1.本申報表適用于金融保險業企業填報。2.“稅款所屬時間”是指納稅人申報的金融保險業營業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期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日。3.“填表日期”指納稅人填寫本表的具體日期。4.“納稅人識別號”,填寫稅務機關為納稅人確定的識別號。5.“納稅人名稱”,填寫納稅人單位名稱全稱,不得填寫簡稱。6.第2欄“應稅全部收入”系指稅法規定的營業稅征收范圍內的全部應稅營業收入。根據不同的應稅項目填寫該應稅項目的全部收入,包括該應稅項目中的減除項目。融資租賃業務應填寫包括出租貨物價款(相當于貸款本金)在內的全部租金收入。7.第3欄“應稅減除項目額”系指稅法規定的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減除的部分。例如,納稅人從事外匯轉貸業務所支付的借款利息支出額;又如納稅人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所支出的購置貨物的價款等等。對于外匯轉貸業務,只有貸出部分的本金的利息支出才允許減除,貸入但未貸出部分的本金所支出的利息不允許減除。8.第4欄“應稅營業額”系指稅法規定的營業稅征收范圍內的應稅營業額。即應稅全部收入減去應稅減除項目額的收入額,如果減去的結果為負值,本欄按0填寫。9.第5欄“免稅全部收入”系指稅法規定的營業稅征收范圍內的允許免稅的項目的全部收入,包括該免稅項目中的減除項目。10.第6欄“免稅減除項目額”系指稅法規定的可以從免稅全部收入中減除的部分。11.第7欄“免稅營業額”系指稅法規定的營業稅征收范圍內的允許免稅的項目的營業額,即免稅全部收入減去免稅減除項目額的收入額。12.第8欄“稅率”根據申報稅務機關的不同(國稅和地稅)填寫相應的稅率。如地稅應填5%;國稅原則上應填1%(2002年)。但如有稅法規定減稅的,如政策性銀行,稅率減按5%執行,則國稅在稅率欄填寫0%。13.本表中的“保險業務”均不含儲金類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
《附表1》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所有產生了應稅利息收入的貸款(含貼現、押匯、透支等)都應填入本表,包括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催收貸款等。個人貸款并且貸款本金在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下的貸款,月利率、貨幣名稱相同的可以按照貸款的種類(如:個人住房貸款、個人助學貸款、個人教育貸款、扶貧貸款、其他等)匯總填寫,同時應在“備注”欄填寫匯總的貸款的筆數。其他的貸款需逐筆填寫。2.“識別號”填寫能惟一識別此筆貸款的編號,如:貸款合同號、借據號、賬號等。無識別號的貸款在“識別號”一欄填寫“無”。匯總填寫的貸款在“識別號”一欄填寫貸款的種類。3.“起訖日期”填寫此筆貸款本納稅期計息的起始日期和終止日期。4.“貨幣名稱”填寫此筆貸款的貨幣名稱,例如,美元貸款即填寫“美元”,日元貸款即填寫“日元”,人民幣貸款即填寫“人民幣”等等。5.“折合率”是指此筆業務的原幣與人民幣的折合率。如果此筆業務的原幣為人民幣,在本欄填寫1;如果原幣為外幣,金融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季季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保險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月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納稅人選擇何種折合率確定后,一年之內不得變動。套算公式為:某種貨幣對人民幣的匯價=美元對人民幣的基準匯價/紐約外匯市場美元對該種貨幣的匯價。6.“貸款本金”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貸款本金。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貸款本金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7.“月利率”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月利率。8.“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的本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即本金*利率*時期。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9.“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實際收到的在表外核算的應收未收利息和應收未收利息的復利。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0.“本期沖減利息”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即此筆業務已經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并且貸款本金或應收利息逾期超過180天(不含180天)以后,在本期相應作沖利息收入處理的利息。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沖減利息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1.“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填寫此筆貸款業務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12.“備注”欄填寫需要說明的情況。如: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質量發生變化(例如:從“正常”變化為“逾期”),需填寫“質量變化”;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利率發生變化,需填寫“利率變化”。對于匯總填寫的貸款,應填寫匯總的貸款的筆數。13.“合計”填寫各項的合計值。14.“本期期初沖減利息”填寫2000年12月31日以前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在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部分。15.“本期應稅利息收入總計”填寫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總計,為“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合計欄減去“本期期初沖減利息”的值。
《附表2》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所有產生了應稅利息收入的外匯轉貸業務都應填入本表,包括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催收貸款等。2.“識別號”填寫能惟一識別此筆貸款的編號,如:貸款合同號、借據號、賬號等。無識別號的貸款在識別號一欄填寫“無”。3.“起訖日期”填寫此筆貸款本期計息的起始日期和終止日期。4.“貨幣名稱”填寫此筆貸款的貨幣名稱,例如,美元貸款即填寫“美元”,日元貸款即填寫“日元”,人民幣貸款即填寫“人民幣”等等。5.“折合率”是指此筆貸款的原幣與人民幣的折合率。如果此筆業務的原幣為人民幣,在本欄填寫1;如果原幣為外幣,金融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季季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保險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月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納稅人選擇何種折合率確定后,一年之內不得變動。套算公式為:某種貨幣對人民幣的匯價=美元對人民幣的基準匯價/紐約外匯市場美元對該種貨幣的匯價。6.“貸款本金”填寫此筆貸款本期期初的貸款本金。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此筆業務本期期初貸款本金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7.“貸出月利率”填寫此筆貸款業務貸給客戶的本期期初的月利率。8.“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的本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即本金*利率*時期。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9.“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實際收到的在表外核算的應收未收利息和應收未收利息的復利。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0.“貸入月利率”填寫此筆貸款業務從國外貸入的本期期初的月利率。11.“本期轉貸利息支出”填寫此筆業務本期的利息支出。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轉貸利息支出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2.“本期沖減利息”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即此筆業務已經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并且貸款本金或應收利息逾期超過180天(不含180天)以后,在本期相應作沖利息收入處理的利息。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沖減利息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3.“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填寫此筆貸款業務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14.“備注”欄填寫需要說明的情況。如: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質量發生變化(例如:從“正常”變化為“逾期”),需填寫“質量變化”;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利率發生變化,需填寫“利率變化”。15.“合計”填寫合計值。16.“期初沖減利息”填寫2000年12月31日以前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在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部分,只在“合計”欄填寫。17.“本期應稅利息收入總計”填寫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總計,為“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合計欄減去“期初沖減利息”的值。
《附表3》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所有產生了應稅利息收入的貸款(含貼現、押匯、透支等)都應填入本表,包括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催收貸款等。個人貸款并且貸款本金在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下的貸款,月利率、貨幣名稱相同的可以按照貸款的種類(如:個人住房貸款、個人助學貸款、個人教育貸款、扶貧貸款、其他等)匯總填寫,同時應在“備注”欄填寫匯總的貸款的筆數。其他的貸款需逐筆填寫。2.“識別號”填寫能惟一識別此筆貸款的編號,如:貸款合同號、借據號、賬號等。無識別號的貸款在“識別號”一欄填寫“無”。匯總填寫的貸款在“識別號”一欄填寫貸款的種類。3.“起訖日期”填寫此筆貸款本納稅期計息的起始日期和終止日期。4.“貨幣名稱”填寫此筆貸款的貨幣名稱,例如,美元貸款即填寫“美元”,日元貸款即填寫“日元”,人民幣貸款即填寫“人民幣”等等。5.“折合率”是指此筆業務的原幣與人民幣的折合率。如果此筆業務的原幣為人民幣,在本欄填寫1;如果原幣為外幣,金融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季季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保險業按其收到的外匯的當天或當月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價為折合率。納稅人選擇何種折合率確定后,一年之內不得變動。套算公式為:某種貨幣對人民幣的匯價=美元對人民幣的基準匯價/紐約外匯市場美元對該種貨幣的匯價。6.“貸款本金”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貸款本金。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貸款本金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7.“月利率”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期初的月利率。8.“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的本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即本金*利率*時期。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本金產生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9.“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實際收到的在表外核算的應收未收利息和應收未收利息的復利。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實收表外利息收入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0.“本期沖減利息”填寫此筆業務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即此筆業務已經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并且貸款本金或應收利息逾期超過180天(不含180天)以后,在本期相應作沖利息收入處理的利息。其中“原幣”一欄按原幣填寫,例如“貨幣名稱”為美元時,“原幣”一欄也應填寫本期沖減利息的美元數,然后根據折合率換算成人民幣,填入“折人民幣”一欄中。11.“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填寫此筆貸款業務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12.“備注”欄填寫需要說明的情況。如: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質量發生變化(例如:從“正常”變化為“逾期”),需填寫“質量變化”;此筆貸款業務在本期期中利率發生變化,需填寫“利率變化”。對于匯總填寫的貸款,應填寫匯總的貸款的筆數。13.“合計”填寫各項的合計值。14.“本期期初沖減利息”填寫2000年12月31日以前納入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在本納稅期沖減的利息部分,只在“合計”欄填寫。15.“本期應稅利息收入總計”填寫本期的應稅利息收入總計,為“本期應稅利息收入”合計欄減去“本期期初沖減利息”的值。
《附表4》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所有產生了租金收入的融資租賃業務都應填入本表。2.“識別號”填寫能惟一識別此筆融資租賃業務的編號。3.“合同起訖日期”填寫此筆融資租賃業務的合同起始日期和結束日期。4.“本期計息起訖日期”填寫此筆融資租賃業務本期計息的起始日期和結束日期。5.“貨幣名稱”填寫此筆融資租賃業務的貨幣名稱,如人民幣、美元、日元等。6.“折合率”填寫此筆業務的原幣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請參閱附表1中有關說明。7.“租金收入”填寫納稅人從事此筆融資租賃業務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收入和價外費用。“原幣”欄填寫該貨幣名稱的全部收入和價外費用,“人民幣”欄填寫將原幣折合成人民幣的全部收入和價外費用與以人民幣收取的其他收入的合計值。8.“出租貨物實際成本”填寫此筆融資租賃業務的租賃設備的購進價和其他各項費用。“原幣”欄填寫該貨幣名稱的總成本,“人民幣”欄填寫將原幣折合成人民幣的總成本與以人民幣支付的其他成本的合計值。9.“本期利息收入”填寫本期的利息收入情況。計算方法為全部收入和價外費用減去出租貨物實際成本的余額,根據合同的起訖日期、本期時間按照直線法折算。10.“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5》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發生的自營買賣股票業務都應填入本表。買入但尚未賣出的股票不在本表填列。2.“股票代碼”填寫企業自定的股票代碼。企業應自行確定一張代碼表,以對應真實的股票名稱、股票代碼和企業自定的股票代碼,并且確定后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允許改變,以備檢查。3.“貨幣名稱”填寫該種股票的貨幣名稱。如美元、日元、人民幣等。4.“折合率”填寫此種貨幣名稱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具體比例請參閱附表1中有關說明。5.“總賣出價”填寫此種股票的總賣出價,即單股賣出價乘以賣出的數量。6.“總買入價”填寫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核算出來的此種股票的平均單位買入價乘以賣出的數量得出的總買入價。此種股票的總買入價不包括買賣股票過程中繳納的所有手續費。7.“價差”填寫此種股票本期買賣產生的價差,為總賣出價減去總買入價的差。8.“折人民幣價差”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價差。9.“上期轉入負差”,填寫本年度上一個納稅期股票買賣產生的負差,只在合計欄填寫。10.“價差余額”為“折人民幣價差”合計欄與“上期轉入負差”欄相抵之余額,如果為負數,按負數填寫,但在對應地填寫《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的“買賣股票”項目的“應稅營業額”欄時必須按0填寫計算。11.“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6》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發生的自營買賣債券業務都應填入本表。買入但尚未賣出的債券不在本表填列。2.“債券代碼”填寫企業自定的債券代碼。企業應自行確定一張代碼表,以對應真實的債券名稱、債券代碼和企業自定的債券代碼,并且確定后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允許改變,以備檢查。3.“貨幣名稱”填寫該種債券的貨幣名稱。如美元、日元、人民幣等。4.“折合率”填寫此種貨幣名稱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具體比例請參閱附表1中有關說明。5.“總賣出價”填寫此種債券的總賣出價,即單股賣出價乘以賣出的數量。6.“總買入價”填寫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核算出來的此種債券的平均單位買入價乘以賣出的數量得出的總買入價。此種債券的總買入價不包括買賣債券過程中繳納的所有手續費。7.“價差”填寫此種債券本期買賣產生的價差,為總賣出價減去總買入價的差。8.“折人民幣價差”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價差。9.“上期轉入負差”,填寫本年度上一個納稅期債券買賣產生的負差,只在合計欄填寫。10.“價差余額”為“折合人民幣價差”欄與“上期轉入負差”欄相抵之余額,如果為負數,按負數填寫,但在對應地填寫《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的“買賣債券”項目的“應稅營業額”欄時必須按0填寫計算。11.“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7》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內發生的自營買賣外匯業務都應填入本表。買入但尚未賣出的外匯不在本表填列。2.“貨幣名稱”填寫該種外匯的種類,如美元、日元等等。3.“總賣出價”填寫此種外匯的總賣出價,即該貨幣名稱賣出價乘以賣出的數量。4.“總買入價”填寫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核算出來的此種外匯的平均單位買入價乘以賣出的數量得出的總買入價。此種外匯的總買入價不包括買賣外匯過程中繳納的所有手續費。5.“價差”填寫此種外匯本期買賣產生的價差,為總賣出價減去總買入價的差。6.“上期轉入負差”填寫本年度上一個納稅期外匯買賣產生的負差,只在合計欄填寫。7.“價差余額”為“價差”欄與“上期轉入負差”欄相抵之余額,如果為負數,按負數填寫,但在對應地填寫《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的“買賣外匯”項目的“應稅營業額”欄時必須按0填寫計算。8.“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8》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內發生的自營買賣除股票、債券、外匯以外的其他金融商品價差的業務都應填入本表。買入但尚未賣出的其他金融商品不在本表填列。2.“金融商品代碼”填寫各類金融商品的代碼。3.“貨幣名稱”填寫購買該種金融商品的貨幣名稱。4.“折合率”填寫此種貨幣名稱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具體比例請參閱附表1中的有關說明。5.“總賣出價”填寫此種金融商品的總賣出價,即該種金融商品的賣出價乘以賣出的數量。6.“總買入價”填寫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核算出來的此種金融商品的平均單位買入價乘以賣出的數量得出的總買入價。此種金融商品的總買入價不包括買賣此種金融商品過程中繳納的所有手續費。7.“價差”填寫此種其他金融商品本期買賣產生的價差,為總賣出價減去總買入價的差。8.“折人民幣價差”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價差。9.“上期轉入負差”填寫本年度上一個納稅期其他金融商品買賣產生的負差,只在合計欄填寫。10.“價差余額”填寫“折人民幣價差”欄與“上期轉入負差”欄相抵之余額,如果為負數,按負數填寫,但在對應地填寫《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納稅申報表》的“買賣其他金融商品”項目的“應稅營業額”欄時必須按0填寫計算。11.“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9》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發生的金融經紀業務和其他金融業務都應按月匯總填入本表。2.“月份”按照公歷填寫當月的月份。3.“委托業務”填寫當月所發生的委托業務的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4.“代理發行”填寫當月所發生的代理發行業務的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5.“代理買賣”填寫當月所發生的代理買賣業務的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不允許扣除事后返還部分。其中“本單位部分”填寫當月所發生的代理買賣業務本單位所收的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不包括“上繳部分”的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上繳部分”填寫當月所發生的代理買賣業務手續費和價外收費收入轉給其他單位的匯總數。“代理買賣”業務的應稅收入為“本單位部分”和“上繳部分”的合計值。6.“其他代理”填寫當月所發生的其他代理業務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7.“咨詢業務”填寫當月所發生的咨詢業務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8.“結算業務”填寫當月所發生的結算業務的匯總數。其中“純勞務費”填寫當月所發生的結算業務純勞務手續費的匯總數,不包括結算業務所收的郵電費和工本費;“郵電費”填寫當月所發生的結算業務郵電費的匯總數,不包括結算業務所收的純勞務手續費和工本費;“工本費”填寫當月所發生的結算業務工本費的匯總數,不包括結算業務所收的純勞務手續費和郵電費。“結算業務”的應稅收入為“純勞務費”、“郵電費”和“工本費”的合計值。9.“其他業務”填寫當月所發生的其他業務手續費和價外收費的匯總數。10.“小計”填寫當月所發生的所有業務的匯總數。11.“合計”填寫各個項目本期的合計數。
《附表10》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發生的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都應填入本表。不同的貨幣名稱類的保險業務根據分賬制原則填寫不同的表。本表所列各類險種的保費收入均不含儲金類業務的保費收入。2.“貨幣名稱”填寫貨幣名稱。3.“折合率”填寫此種貨幣名稱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具體比例請參閱附表1中的有關說明。4.“應稅收入”填寫此種保險業務的本期應稅保費收入。5.“折人民幣應稅收入”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本期應稅保費收入。6.“免稅收入”填寫此種保險業務的本期免稅保費收入。7.“折人民幣免稅收入”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本期免稅保費收入。8.“合計”填寫合計值。
《附表11》填表說明
1.本稅款所屬期發生的儲金業務的保費收入都應填入本表。不同的貨幣名稱類的儲金業務根據分賬制原則填寫不同的表。2.“保險種類”按險種填寫,具體險種由各省稅務機關制定。3.“貨幣名稱”填寫貨幣名稱。4.“折合率”填寫此種外匯貨幣名稱折合成人民幣的折合率。具體比例請參閱附表1中的有關說明。5.“期初儲金余額”填寫此種儲金業務的本期期初儲金余額。6.“期末儲金余額”填寫此種儲金業務的本期期末儲金余額。7.“月利率”填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月利率。8.“應稅收入”填寫此種儲金業務的本期應稅保費收入。9.“折人民幣應稅收入”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應稅保費收入。10.“免稅收入”填寫此種儲金業務的本期免稅保費收入。11.“折人民幣免稅收入”填寫根據折合率折合成人民幣的本期免稅保費12.“合計”填寫合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