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操班是什么

發表于:2022-03-21 10:39:41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會計實操班是什么,會計考試不太難。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目標及原則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原則:

(一)內部控制的目標

內部控制是由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服務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服務目標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務活動的合法合規

2.安全性--資產安全

3.可靠性--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5.風險防范--排除障礙實現單位發展戰略

(二)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因為,在內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環節中,有一個環節沒有發揮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環節,也會變得無用。

2.重要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行業、規模、性質、所處地域、組織形式等不同,高風險領域不同。內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風險,但要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防范顛覆性風險。

3.制衡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內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權力平衡,制約對象是權力,權力分配合理,約束適當是內部控制的難點。內部控制過于復雜會影響效率,風險大的業務,首先是防范風險,其次才是兼顧運營效率。

4.適應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與行政事業單位的規模、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內部控制不能拷貝,也不能克隆。別人的成功經驗,拿過來不一定能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不同階段、外部環境的變化、戰略目標的調整等,內部控制要隨之變動。

5.成本效益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受制于成本與效益原則。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的法則。

(三)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包括的要素

1.內部環境--是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

2.風險評估--是行政事業單位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3.控制活動--是行政事業單位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4.信息與溝通--是行政事業單位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并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單位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5.內部監督--是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實操班是什么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