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計多少學費

發表于:2022-03-20 18:55:36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學會計多少學費,會計培訓費用一兩百到幾百的都有。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年終獎避稅的五大兵法

最近,一條關于年終獎計稅的微博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葛長銀在微博上指出,在到達計稅臨界點時,“寧可少千元不要超1元”。原因就在于,超過計稅臨界點時,對應的稅率就會有所上升,需要繳納的稅款會面臨較大的增加。

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對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及稅級進行了調整,除將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提高到3500元外,9級稅率也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這就意味著稅級中的差距拉大。因此,當應稅所得處于臨界點附近時,對應的不同稅級所產生的應納稅額就有較大的差異。

12月份,不少公司、單位也開始考慮為員工發放年終獎,不妨也來關注一下年終獎的計稅問題。

年終獎如何優惠計稅

年終獎是員工年底時*5的期待。不少公司往往會根據今年的經營狀況、員工的業績給出或大或小的紅包。如普遍的方式是年底獲得雙薪、三薪,一些行業和公司發出的年終獎甚至超過半年或是全年的收入水平。

由于年終獎是一次性發放的,對于員工來說,年末時一次性獲得的收入較高,相對應的稅級、稅率也就水漲船高。為此,國家稅務總局在2005年時就推出了年終獎個稅計算的優惠稅率辦法。

按照年終獎計稅的優惠稅率辦法,在員工當月收入已經超過免征額的情況下,也就是目前采用的3500元標準,將當月獲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按照獲得的結果來確定這筆年終獎所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假使員工當月的收入沒有超過免征額,那么就將一次性發放的年終獎先用于彌補與免征額的差距,剩余的年終獎金再按照除以12,依據對應的結果來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年終獎的計稅方式特殊,因此采用逐層累加的辦法和速算扣除法所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當按照速算扣除的辦法來進行處理。

我們不妨引入一個實例來進行計算,某公司的員工王先生,年末時月收入為8000元,此外獲得了兩個月薪水的年終獎,也就是16000元。因此,按照稅法的規定,王先生的月收入和年終獎需要分別來計稅。

其中,月收入8000元,為簡便起暫不加入三險一金的扣除額,該月應稅所得則為8000-3500=4500元,對應的稅率為10%,那么當月收入應納稅額=4500x10%-105=345元。

對于年終獎的計稅,方法是將16000除以12,得到的結果為1333.33元,對應的稅率就為3%。因此16000元年終獎的應納稅額為16000x3%=480元。

關注稅級臨界點

那么,怎么會出現葛長銀副教授所說的“寧可少千元不要超1元”的情況呢?原因就在于,當應稅所得位于不同稅級之間的臨界點時,應稅所得1元錢的變動都會帶來對應稅率的變化,從而導致應納稅額出現較大的差距。

如當月收入超過免征額的基礎上,發放18000元和18100元年終獎金,在應納稅額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差距。

將18000元除以12得到1500,在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應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因此這筆18000元的年終獎應納稅額為18000x3%=540元;

而對于18100元的年終獎,除以12,得到1508.33元,對應的稅級上升到第二級,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因此這筆18100元的年終獎應納稅額為18100x10%-105=1705元。

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稅前年終獎增加了100元,但應納稅額由540元提高到了1705元,反而增加了1165元。在這種情況下,實際的稅后收入不增反減。

其實,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不同的稅級臨界點上。18000元的年終獎對應的稅級正好在*9級和第二級之間,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臨界點。如第二級和第三級的臨界點在4500元,對應的年終獎為4500x12=54000元。

假使年終獎收入為54000元,那么對應的稅級就為第二級,稅率為10%,這筆54000元的年終獎需要繳納的稅收是54000x10%-105=5295元;如果年終獎收入為54100元,54100除以12得到4508,對應的稅率就上升到20%,這筆年終獎需要繳納的稅收為54100x20%-555=10265元??梢钥吹?,年終獎僅僅增加了100元,但是由于稅級的跳躍,需要繳納的所得稅直接從5295元上升到了10265元,增加了4970元!

出現所得稅如此劇烈增長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在9月份所出臺的新的個稅征收辦法中,將原來的9級稅率變為7級稅率,取消了原來的15%的稅率級,因此當年終獎收入位于54000元左右的時候,對應的稅率分別是10%和20%,加上年終獎的計稅以全額獎金為基礎,稅基較大,由稅率產生的稅收差異就很明顯,對工薪階層實際收入的影響也就被放大。

以此來類推,其他的幾個稅率臨界點分別產生在年終獎為108000元、42萬元、66萬元和96萬元。

臨界點如何合理避稅

由此可以看到,關注稅級臨界點對于實際稅負有著重大的意義。對于企業來說,在遵守國家稅收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也可以采取一些合理避稅的方法和舉措,幫助員工們降低稅務負擔。

專家建議,一是可以通過分攤提成、年終獎等大宗收入的方式,降低員工收入的稅級,達到稅率的降低。如前面舉到的一些稅收臨界點的問題,在發放年終獎時,可以在當月收入與年終獎之間進行平衡,將收入盡可能地納入低一檔的稅級上,與之相對應的稅率也會降低,從而達到了規避稅收的目的。

第二種方式是年終獎收入的多元化,除了一次性發放的現金收入,公司也可以考慮增加員工的福利形式,如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就是較好的做法,既增加了員工的福利,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

稅務專家測算發現,個稅法2011年調整后,年終獎的六個新“盲區”分別為:(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鑒于此,業內人士建議,發放年終獎應該盡量避開這些區域。

計算公式

根據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的不同,全年一次性獎金有兩種方式計算個人所得稅。

高于3500元

如果當月所得高于(或等于)3500元,適用公式為: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員工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適用稅率根據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的商數確定。例如如果年終獎不超過18000元,除以12每月不超過1500,則適用稅率為3%(稅率及速算扣除數見表2)。舉例,如果您當月工資所得收入超過3500元,又獲得8000元年終獎,那么應該繳稅:8000x3%-0=240元。如果您獲12000元年終獎,那么應該繳稅:12000x3%-0=360元。

低于3500元

如果在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員工的工資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則要先算應納稅所得額: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

然后再算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12,用所得結果根據表2找出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第三步算要交多少稅: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舉個例子,如果當月工資所得為2000元,又發了10000元年終獎,則可先算應納稅所得額,10000-(3500-2000)=8500元,再算適用稅率,8500÷12=708.33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所以年終獎應繳稅=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8500x3%-0=255元,與當月工資所得超過3500元的人相比,獲得1萬元年終獎可少交45元稅。

現行稅率

級數 扣除3500元起征點后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 45 13505[1]

專家建議  專家建議,一是可以通過分攤提成、年終獎等大宗收入的方式,降低員工收入的稅級,達到稅率的降低。在發放年終獎時,可以在當月收入與年終獎之間進行平衡,將收入盡可能地納入低一檔的稅級上,與之相對應的稅率也會降低,從而達到了規避稅收的目的。

第二種方式是年終獎收入的多元化,除了一次性發放的現金收入,公司也可以考慮增加員工的福利形式,如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就是較好的做法,既增加了員工的福利,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

以上就是關于學會計多少學費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