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的教材是中級會計師考試三個科目當中最厚的,很多考生看到就覺得頭疼,并且聽說中級經濟法背誦的內容多,這么一本厚書怎么背?想到更是無從下手。所謂知己知彼,在學習中級經濟法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中級經濟法都講些什么,考生又應掌握些什么。
中級經濟法教材主要構成
2018年中級會計教材還未公布,我們暫以2017年教材為例。
2017年中級經濟法教材共八章,可分為兩大部分內容:經濟法部分+稅法部分
經濟法部分:第一章總論、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其他主體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八章相關法律制度。
稅法部分:第六章增值稅法律制度、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中級經濟法主要講什么
中級經濟法和實務都是對接的,很多中級經濟法的知識內容對學習中級會計實務都是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結合實務來看一下中級經濟法主要講什么。
先明白自己要服務的主體是什么,站在主體的角度上,這個主體可能會有資金流轉需要,會從事各種交易,會有納稅義務發生,發生糾紛通過什么途徑來解決。這一系列過程都會涉及到不同的法律法規。
具體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如下:
主體:公司(第2章)、個人獨資企業(第3章)、合伙企業(第3章)、代理(第1章)
資金:預算法(第8章)、證券法(第4章)、票據法(第4章)、商業銀行法(第4章)
交易:合同法(第5章)、保險法(第4章)、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章)、知識產權(第8章)、政府采購法(第8章)
納稅:企業所得稅(第7章)、增值稅(第6章)
糾紛:民事訴訟(第1章)、仲裁(第1章)
中級經濟法的學習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單純的枯燥的記憶背誦,有很多具體的法律制度學起來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面對中級經濟法的學習大家首先要把學習的興趣建立起來,不要給自己經濟法只是背誦的心理暗示,要充滿興趣的學習起來才會在輕松當中有所收獲。2018年預習已經開始,你開始行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