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考策略一:第一年《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第二年《財務管理》
適用考生:時間緊、上班族考生或計算能力較弱考生
報考理由:
中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畢竟中級會計實務屬于基礎性學科,無論是經濟法還是財務管理都離不開中級會計實務的基礎。同時學習中級會計實務也必須有一定的經濟法知識。很多經濟法稅法內容也都有在中級會計實務中體現。
● 從學習難度上來看,中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的搭配是難和易的搭配;
● 課程特點上,中級會計實務偏重理解、計算,經濟法偏重記憶,可以使用大腦不同的區域。
網校老師建議大家學習中級會計實務的同時學習經濟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整體把握教材幫助也是很大的。
■ 報考策略二:第一年《財務管理》+《經濟法》;第二年《中級會計實務》
適用考生:會計基礎較弱,計算能力稍好
財務管理和經濟法,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么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于中級會計實務科目來說簡單些。
不過近些年財務管理的難度比起中級會計實務來說也不逞多讓,但對于會計基礎知識不是很好的人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的。先通過這兩科目,第二年可以全力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并且中級會計實務中涉及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法知識也有了一定基礎,第二年再學中級會計實務會更容易一些。
■ 不建議的報考策略:盡量不要同時報考《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
因為中級會計職稱三科中,《財務管理》偏向于抽象理解,《經濟法》偏向于記憶,中級會計實務介于兩者之間。若是同一年報考《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復習起來時間需求較多,對于會計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比較高。
有些同學想第一年考過較難的科目,剩下一科《經濟法》第二年輕輕松松考過。但是這種想法也有一個弊端是會潛意識忽略經濟法,之前就有考生“沉痛懺悔”:第二年只剩一個經濟法,輕敵備考,導致第一年的兩科也功虧一簣。這太可惜了!
以上這些報考組合是根據網校多年來大部分考過的學員的實際情況總結起來的,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還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報考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