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要想在建筑行業混,手頭上怎么能少了一本注冊證書呢?別說什么“考試不代表實際工作能力”的鬼話,實際上考注冊工程師的過程就是一個給自己的專業知識充電的過程,所謂藝多不壓身,有了充足的理論知識做基礎,要想掌握現場實際工作經驗,說是手到擒來也不為過,事實也證明了絕大多數的注冊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照樣也是一把好手!所以對于考證這條路,有精力有時間一定要上!
說到考證,繞不開的就是建造師和造價工程師了,每年參與這兩門考試的考生,都在150萬左右,所以說一建和一造是注冊考試界中的“香餑餑”,我想沒人會反對。當然了對于證書來說,大多數人想的都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是受限于精力和時間,我們很可能沒有那么多機會來考多個證書,那么問題就來了,假如非要你在一建和一造之間選一個,你會考哪個?那么咱們今天就說說這個問題,也好讓有意向考證的小伙伴們,有最合適的選擇。
一建和一造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
說起不同,這倆證書之間的區別可多了去了,首先一級建造師分10個專業(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民航機場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與廣電工程、礦業工程和機電工程),每一個專業的證書只能在各自對應專業的工程范圍內擔任施工項目經理;而一造則偏向于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與咨詢,例如做項目建議書啊、做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啊,招標投標文件工程量和造價編制啊等等。單從執業范圍來看,一造比一建的路子寬多了,一般一建只有施工單位需要,但是造價工程師,不管施工監理設計審計咨詢等單位都不能少。
除此之外,一建的工作更多的是管理,而一造則需要親自動手做工程造價計價、定價等等業務,更偏向于技術崗。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隨著今年企業造價資質取消,未來注冊造價工程師將會何去何從,還需要一定時間來觀察。
一建和一造的考試有什么區別
一建的考試為閉卷考試,科目有4個,分別是《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4門考試的時間和科目分值分布如下圖所示,整體來說一建考試4門科目相對獨立,理論知識廣泛,注重理解和記憶,需要你有一副好頭腦。
而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科目同樣是4門,分別為《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其中前3者是選擇題,最后一門為主觀題,考試時間和分值分布如下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和一建一樣,造價也分為4個專業,分別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和安裝工程,并且在《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兩科中需要你任選一個專業。
至于報考條件,網上一搜就有,我就不贅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兩個考試的成績保留周期也是有差別的,一建需要2年內4門全部合格,一造只要在4年內考及格4門就可以了。
一建和一造哪個更容易考呢
我想這個問題相對于前兩個更是關鍵,畢竟好壞只是針對拿到證的人來說,你都沒證還嘚嘚個什么勁兒呢?所以要想享受證書紅利,勢必得先拿下證書才是,至于說一建和一造哪個難考,就得先來看看這倆考試的復習特點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
首先來看看一級建造師,一建雖然屬于工科類大證,但是其復習過程更傾向于文科,以記憶為主,一建的考試難度在實務,需要認真仔細地看書,吃透了才能過,不過大體來說,只要你有一個好腦子,每天多看多背多練習,一般付出個400h的時間,通過考試不成問題。而一級造價工程師則是理科性質,綜合性比較強,考的知識更加專業、深入,考試涉及比較多的公式計算,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看到這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想想了:如果是接觸工程現場的比較多,一建會比較容易;如果是接觸造價多,可能造價會更容易考。
一建和一造能不能同時考
這個問題留給學霸,假如你時間不充裕,只能二選一的時候建議直接忽略,首先我來說答案,那就是可以同時考,當然前提是你得滿足同時報考的要求,并且考后這倆證書也只能同時注冊到一家單位,否則那就成了掛證,非常不提倡。
其實很多朋友都是一建和一造的雙證書,因為這兩門考試內容的相同點還是很多的,比如技術、計價、經濟和部分管理內容等,并且兩個證書相互配合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建議有能力的朋友一定要考兩個。
看完之后,大家對一建和一造的考試區別都清楚了吧?至于兩者之間如何選擇,還是得看自己的具體情況。既然選擇了要考的證書,那就趕緊復習吧,時不待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