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造價工程師證書含金量直接決定了其報考熱度,而近日,國務院印發的一則通知: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甲級、乙級資質認定,2021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讓很多人都產生了疑問:造價工程師證書以后是不是沒用了?對此,專業老師為大家做出如下分析: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像一顆重磅炸彈,在造價圈引起了熱烈的討論,究其原因,是該《通知》里的這兩條: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甲級、乙級資質認定,2021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
相信大家剛看到這個政策時,有很多同學都很懵:那么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取消,這是不是意味著一級造價工程師證書市場需求降低了,證書不值錢了?
取消造價資質的門檻其實對個人執業來說是好事,不要只看證書維持資質的作用,國家其實是在給有證書又有能力的人機會,所以,以后有證書又有能力的人會更加吃香,早拿證書才是王道。
綜上:證書含金量只增不減,在未來將作為從業人員標配,成為繼學歷之后的又一個硬性要求。首先看政策主題,本次政策取消的是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并非證書,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強化市場競爭。
近幾年來,為了市場良性發展,國家對于工程造價企業資質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中。
2020年3月,住建部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注冊造價工程師管理辦法>的決定》,主要改革方面有以下幾點:
1. 對甲級造價咨詢企業的要求人數降低,其中二級造價工程師可等同于專職專業人員計數;
2.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遺失資質證書只需向資質認可單位申請即可,不需在媒體上公布;
3. 將造價工程師明確定義為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二級造價工程師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管理;
……
2020年的這條政策,降低了造價資質企業準入門檻,加大市場化競爭,而不是單純靠證書就可以評上一些資質,從而拉開了改革的序幕。
之所以公布新政策,是為了防止市場上咨詢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誰都不想讓90%的資源掌握在10%的企業手里,持續的資源分配不平衡勢必會孕育出壟斷局面的現象出現,唯有從根源出發,才能解決問題。
對于真正的持證從業者,無疑是一個極度利好。其實,這一改革,也有點國外實習的執業工程師負責制的味道,以后從靠企業資質來背書的形式轉為了從業者負責的模式,從嚴把企業資質關到依靠從業人員能力與經驗過度,從業者以后有更多的話語權,造價師無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這條政策對于造價工程師證書的影響是有,不過利大于弊。唯有通過考試,才能拿到證書。而一造證書一直以來都是準入制,持證上崗便是行業門檻。
其次,文件只是指明了取消自由貿易試驗區造價咨詢企業資質認定,但并沒有說造價咨詢企業不需要注冊造價工程師了,而造價成果是需要造價工程師簽字蓋章的,這個修改完全說明了一級造價工程師的地位和權利。
總之,造價師將迎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以前是企業依靠證書維持資質,現在是想承攬更大規模和數量工程,必須有相應數量證書的造價師,所以,國家根本目的還是不變,就是要人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