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簡單說下造價工程師考試,1997年我國第一次試點組織造價工程師考試,當初是九省一市考的,中途1999年??歼^一次,其余每年都組織考試了,2019年一共有浙江、江西、陜西、廣西、重慶、安徽、內蒙古7個省舉行了二級造價師的考試,雖然更多省份并未開考,但也至此造價工程師從此分為了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一造每年8月中下旬報名,10月中下旬考試。二造每年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各省差別較大,想考二造的注意關注各省的人事考試中心網站。下面詳細說下一、二造的報考條件、考試內容等情況。
一級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設《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4個科目。其中,《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和《建設工程計價》為基礎科目,《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為專業科目。
二級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設《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2個科目。其中,《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為基礎科目,《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為專業科目。
報考條件:
一造報考條件
(一)具有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5年;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裝備制造、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大類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6年。
(二)具有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評估(認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4年;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5年。
(三)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碩士學位或者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3年。
(四)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博士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1年。
(五)具有其他專業相應學歷或者學位的人員,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年限相應增加1年。
二造報考條件
(一)具有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2年;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裝備制造、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大類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3年。
(二)具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1年;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滿2年。
(三)具有其他專業相應學歷或學位的人員,從事工程造價業務工作年限相應增加1年。
可見造價工程師的報考條件還是很松的,基本上啥專業都能考,只是工作年限要求長短而已。
基礎科目免考條件
一級造價工程師免考條件:
在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人發[1996]77號)下發之日(1996年8月26日)前,已受聘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和《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兩個科目,只參加《建設工程計價》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兩個科目的考試。
已取得造價工程師一種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報名參加其他專業科目考試的,可免考基礎科目。
具有以下條件之一的,參加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可免考基礎科目:
(一)已取得公路工程造價人員資格證書(甲級);
(二)已取得水運工程造價工程師資格證書;
(三)已取得水利工程造價工程師資格證書。
二級造價工程師免考條件:
具有以下條件之一的,參加二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可免考基礎科目:
(一)已取得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資格證書;
(二)已取得公路工程造價人員資格證書(乙級);
(三)具有經專業教育評估(認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
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科目分為土木建筑工程、安裝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和水利工程4個專業類別,考生在報名時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其一。一級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科目題型為案例分析題,不同專業題量也不同:《土建工程》有5道案例題,《安裝工程》和《水利工程》有6道案例題,《交通運輸工程》有7道案例題。其中,土木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專業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由交通運輸部負責;水利工程專業由水利部負責。關于難度,據說安裝和土建難度差不多,后兩個專業是新加的,難度目前沒統計過,估計都是本專業認為自己專業的簡單別的專業難。
題型分布:《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科目試題為主觀題,在答題紙上作答;其余3個科目試題均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這里有個小細節大家注意,比如你報的安裝專業,也可以做土建題目,這是給分的。因為裝訂線是看不到的,閱卷的老師也不可能分別出你是報考什么專業的,不過如果你都做了的話是以排在前面的題目計分的。
自2015年度開始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科目改為在專用答題卡上作答,采用網絡評卷,全國統一組織實施,其他科目的試題均為客觀題,在答題卡上作答。
下面再說下大家最關心的:一造怎么學才能考過?!
總結:注重理解,多做題。
我投入的精力大家參考下:實務教材書上題做了3遍,重點題型做了5遍,最近3年真題做了2遍。一造和一建比更偏于理科,計算量大,實務考試每年都有一半以上考生做不完題,很多人不是不會做,而是平時做題少,不熟練。平時在單位寫個方案、出個報告偏“文”的東西都沒問題,一道考場,連續計算、連續用公式大腦處理速度就跟不上了,說白就是做題太慢!實務這門課做題“會”是第一層次,“快”是第二層次,當你又會又快的時候,證就基本上揣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