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競爭力大小的原因。因為國內985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讀到了985碩,國內考研很難,上岸985更難。以2018年數據為例,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為85.8萬人,“985”院校共招生約19萬,占當年研究生招生總量的25%。能夠考上985大學研究生的同學一定是有著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但也一定是“熬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從現在考研熱的角度來看,報考人數越來越多,分數線也大幅上漲,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的人一定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但相比于考研,國外的碩士可能會有一些捷徑。像比如申請制留學,通過率很高,競爭力相比于考研是很低的。從這方面來講可能有些985的研究生會有一些心理不平衡,認為自己比申請留學的同學備考時間更多,綜合素質更高。
二是留學觀念影響。前些年因為“留學鍍金”的說法影響,留學含金量遭到猜忌。很多985學生會覺得去留學的人如果本科期間成績不優秀,那么去的學校很可能是“野雞”大學,學歷得不到認可,自然就沒有什么優勢了。但如果真的是去五星級大學或世界名校,自然會受到敬佩和尊重。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國內大學生并非看不起留學生,而是有些不接受部分“出國鍍金”,只為要個頭銜的留學生。
不過這個事的關鍵并不是誰看不起誰,而是最終的結果達到自己的預期就可以了。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硬道理。與其不斷猜忌別人會不會看不起自己,不如想辦法獲得更多成就、榮譽、科研成果等來證明自己。當你具備過硬的綜合能力時,別人自然也會尊重你。如果就是考不上985碩,拿到了國外的碩士學歷,一樣是碩士,甚至還能享受留學生待遇,這樣不是也很香嗎?而且目前很多申請制留學學歷認可度是很高的,自身的競爭力也是很強的,并不是只有個“留學頭銜”,性價比是很高的。
對于很多想提升自己又追求性價比的人可以選擇一些教育水平比較高,整體費用低且對華人友好的國家,馬來西亞再適合不過了。
教育質量有口皆碑,屬英聯邦教育體系,畢業即可進行中留服認證;相比于英美澳加等留學地,節約留學費用50%-70%;申請制留學,效率比較高,適合快速提升自己;公立可以考慮馬來亞、博特拉、國民、理工、理科這些學校;私立可以考慮林肯、思特雅、世紀、泰萊,汝來這些學校,教學設施教學資源都很齊全。如果希望找到能提供更多教育輔助服務的大學,可以考慮: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綜合研究型國立大學,是馬來西亞五所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32位,全馬第3位,師資強大,具備完善的英式教育體系。)馬來亞大學(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65位。)
總之,我們還年輕,提升自己是現在最應該做的,我們的未來還會有很多很多的選擇。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且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