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887年制定的學位令,醫學博士是日本文部大臣授予的5類博士之一。日本第一位醫學博士池田謙齋,曾任東京大學醫學部初代綜理。
在日本,有別于醫學學士和通過國考并注冊入會的“醫師”,在大學院醫學研究科修完博士課程并通過博士論文審查的課程博士、博士論文獲得大學聽證會認可的論文博士,都會被授予“博士(醫學)”學位。
醫學博士看重的是申請者的學術成就,并不要求必需取得醫師資格證??梢哉f,醫學博士與醫師資格證無關,非科班人員也有機會獲得醫學博士的機會。因此,現在沒有醫師資格(主要是醫學部以外的理科畢業生)而在大學院取得醫學博士的人越來越多。與之對應的,非科班人員即使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也沒有參加醫師國考的資格。
另外,博士授予對象是學術優秀者,而這并不意味著臨床醫術優秀。所以,反觀日本醫學界,以臨床醫學為例,比起學術認定的博士,更重視獲得臨床技術認定的“學會認定專門醫師”。日本的醫師也逐漸不再積極地去攻讀博士學位。
日本的學術博士,在英文的結業證明等相關材料上多以Ph . D ( Doctor of Philosophy)標注。醫學博士的英文標記是Ph . D . in Meical Science,或者Doctor of Meical Science等。與之類似的有M . D(Doctor of Meicine),但美國的M . D .是授予醫學院畢業者的專門職業學位,相當于日本授予攻讀醫學課程(醫學部醫學科等)畢業者的醫學學士。因此,不是科班出身的醫學博士在日本不可以以M.D.自居。
So,想去讀醫學博士的小伙伴們,請認清一個事實:日本的醫學博士≠行醫資格國家考試,如果想在日本醫療系統工作,仍需要考取醫師資格。
An,日本本土優秀的醫科生、非醫科生都在準備讀博,水漲船高,醫科博士的門檻會很高。
那么想去讀博的學生朋友們該如何準備呢?
讀博的關鍵在于導師。
這就是很多人感慨博士直申難的原因。
中國的教育模式,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基礎教育階段,十年寒窗只為高考金榜題名,但進入大學真正到了該學知識做研究的時候,反而有很多人松懈了,開始享受盼望已久的自由生活。因此,本科也好碩士也好,中國畢業生的學術能力很難得到國外導師的認可。
那么對于想出國的朋友們應該怎么辦呢?
1.本科階段:一般是看重的是研究過程,所以,這個階段出國,會更有利于進一步發展。
2.碩士階段:讀碩士通常要求學歷背景(本科出身院校、相關專業、在校成績)、日語、英語等。金吉列王老師溫馨提示:想出國的朋友請盡早開始了解,以便明確目標,早做準備。等大三大四,都要畢業了,成績等背景已經定型,再找王老師也是無能為力。
3.讀博:讀博的關鍵在于導師,找導師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夠拿出切實的研究成果,學術能力可以讓教授認可。
建議想讀博的同學,至少從碩士階段開始在日本就讀會更有利。如果在國內讀碩士,千萬不要隨波逐流,一定勤奮好學,拿出驕人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得到日本博導的認可。
而那些想讀醫學,又想在日本醫療系統工作、謀求長遠發展的同學,則建議從本科階段讀起。將來在日本參加國家考試取得行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