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問日本博士的,還有學生咨詢日本的音樂博士,其實日本博士都不難做申請,就是有點難畢業,因為日本的教學是很嚴謹的,除了全英教學的項目可以在國內直接申請,真正的日語項目的課程一般是要去讀半年旁聽生,再參加入學考試才能轉正,這是日本大學制度決定的。
所以說,國內碩士申請日本博士,整體來說申請難度和自身的水平有關。
日本教授在招收學生的時候,在滿足目標學校的基本要求后,主要還是要遵循導師內諾制,也就是這個主要的決定權掌握在導師手里,那么導師教授是否接受學生,尤其是遠渡重洋的留學生,主要也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是這個學生是否適合讀博(是否有這個能力)。
教授會通過前期的書信套辭和視頻面試,甚至提出讓學生來日本當面面試等方式,來考察這個學生是否有強烈的讀博意愿(當時我的導師面試過程中問了我三遍:你是否已經具備了讀博的“想法和準備”?),以及這個學生是否具有研究并完成這個課題的能力,但是導師之前沒有接觸過你,這就需要從你的學校水平,學歷,在校成績等指標來側面反映一個人學習能力。所以你的成績也是非常的重要。
其次是,過往的研究經歷/工作經歷,以及這些經歷與自己的課題是否相匹配。
攻讀博士學位不像是本科,除了有接收知識的能力,更要有輸出知識和創新的能力,所以一個學生過往的研究經歷,論文發表經歷,都是申請過程中可以提分的亮點。當然如果學生之前做過和自己研究課題相似或相關的東西,再做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這種學生也是很受較受歡迎的。到了博士階段,教授就更注重的是這個學生的研究能力了。如果一個博士學生都沒有什么研究能力,那基本是不用想的,教授不會要這樣的學生的。教授要你干嘛呢????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語言能力是否能聽懂課程是很關鍵的一件事。
這一點因為涉及到高水平研究能力,本身就是需要有相應的專業詞匯,另外,作為留學生,如果日常交流都成問題,教授又怎么會認為你會把博士課程順利完成呢?所以,雖然有些也很不錯的學校只規定了托福85,日語N2,哪怕是N1水平等等,但是我們不應該僅關注于這些分數線,分數越高越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當然教授還會關心其它一些問題,如:你的資產狀況怎么樣。日本留學雖然費用遠不及歐美,但是每年仍有不少學生因資金問題把大量時間浪費在了打工賺錢上而荒廢了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