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名古屋大學(英文:Nagoya University;日語平假名:なごやだいがく),簡稱名大(めいだい),本部位于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是日本綜合性國立大學,日本中部地方學府。
名古屋大學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國際公立大學論壇成員,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的A類院校,日本指定國立大學、學術研究懇談會、八大學工學系聯合會、卓越研究生院計劃、領先研究生院計劃,日英RENKEI和日瑞Mirai等著名組織的成員。
學校創辦于1871年。1939年被命名為名古屋帝國大學, 成為日本的舊帝國大學。1947年正式更名為“名古屋大學”。大學通過學制改革, 1949年(昭和24年)更名為新制名古屋大學, 之后穩步發展至今。名古屋大學從創立初期開始結合繼承傳統和“自由活潑”的學風, 并在2000年制定的《名古屋大學學術憲章》提出兩個基本目標, 根據“創造性的研究活動, 探索真理, 取得世界首屈一指的知識成果”,重視“自發性的教育實踐, 培養具有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豐富而有勇氣的知識分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直不斷努力。2004年,國立大學法人名古屋大學成立。2020年,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成立。
名古屋大學位居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8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學排名第7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0位;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90位、日本第3位。
主要獎項
2008年、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1年、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1990年菲爾茲獎,1987年沃爾夫數學獎,2006年高斯獎
2018年陳省身獎,1998年、2009年、2018年京都獎
36位日本學士院獎,2位日本國際獎
近年來,名古屋大學在進一步強化研究力量和教育力量的同時,舉全校之力致力于國際化、男女共同參與、為社會做貢獻。
名古屋大學的國際化觀點有三個。
第一,從重視歐美的單極視角轉變為多極視角。名古屋大學已經在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各地開展了很多項目,每年都在進行國際合作。
第二,是雙向人才交流的活躍化。這樣通過積極進行從世界到名古屋大學,從名古屋大學到世界的雙向人才交流,建立具有國際視角的人才及其網絡。
第三,強化支撐國際化的英語教育。名古屋大學通過各種語言課程支援日本學生的同時,還開設了140門英語授課課程,增加了僅用英語完成的課程。名古屋大學的校園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為學生和研究人員提供了每天都能進行交流的環境。
名古屋大學還積極致力于男女共同參與計劃。不僅整備了托兒所,還在全國的國立大學中率先引進了兒童保育項目。此外,還擴大了女性研究人員的錄用范圍,并積極提供支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女性研究人員。女性積極參與國際交流事業,受到了社會的高度評價。女性的活躍將成為支撐日本未來的巨大力量。
另一方面,名古屋大學作為位于制造業集聚最發達地區的核心大學,受到了社會極大的期待。對地區的貢獻和國際化絕對不是矛盾的概念,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與國家、地方政府、產業界、大學、市民密切合作,朝著未來創造有活力的地區,推進與世界的交流。
院系簡介
截止2021年5月,名古屋大學擁有10個學部、15個研究科、3個研究所、2所全國共同利用設施、29處校內共同教育研究設施。教職員工38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有1023人),學生16185人(其中碩士和博士生共6598人),截止2020年共接受留學生2326人,其中中國留學生1277人,占留學生總數的54.8%。
文學研究科/文學部
專業:人文學各專業
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共有11個專業,文學部共有12個專業。通過各種方法和角度探索人性。
本質是該學部追求的目標。其在人文學科領域中有優良的研究成果,畢業生們大都在日本中部地區的教育、文化、新聞等行業大顯身手。
教育發達科學研究科/教育學部
大學院專業:教育科學、心理學
學部專業:終身教育和開發、學校教育和信息學、國際社會和文化、心理社會行動、發達教育臨床
自1949年創立以來,該研究科在教育科學、心理學、人類發達科學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基本目標是推動尖端的教育學研究,為培養各種教育學研究者和有關教育專家提供優良的教育課程。在大學院,提供教育科學和心理學、人類發達科學兩個專業,都分別提供修士與博士課程。其畢業生活躍在各行各業,其中已有畢業生成為日本國內外各高等學府的教師,還有畢業生也在日本各地的政府、企業、機構中致力于教育學研究工作。
法學研究科/法學部
專業:綜合法政專業、實務法養成專業(法科大學院)
法學研究科和法學部為了適應不同的人才需求,制定出了各種有針對性的專業課程。畢業生將被訓練為未來的法官、律師及其它各種法制專家。綜合法政專業包括3種課程:研究者養成課程是專門培養研究人員的課程;應用法政課程是定位于培養能在日本社會里扮演主角的各種高水平專家的實用課程;國際法政課程著重為發展中國家培養能承擔現代化法制體系挑戰的外國留學生,且多用英語授課。
經濟學研究科/經濟學部
大學院專業:社會經濟體制、產業經營體制
學部專業:經濟學科、經營學科
名大經濟學部的前身是名古屋高等商業學校,于1920年設立,并一直活躍于日本的經濟學領域研究。經濟學部的畢業生,大多活躍在實業界和學術界的前線 。
經濟學部有兩個學科,分別是經濟學科與經營學科。經濟學科聚焦經濟理論、經濟史、經濟政策,經營學科主要研究經營原理與會計體系。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也有兩個專業,分別為社會經濟體制與產業經營體制專業。經濟學部注重強化信息處理部門,具備完善的信息處理室,重視在課堂和研究指導中的計算機學習。此外,經濟學部里還設有國際經濟動態研究中心,內有企業連協、產業動態、地域合作3個研究小組,以及政策情報研究室,分析現代經濟與經營的各種問題。
理學研究科/理學部
大學院專業:微粒子天體物理學、多元數理科學、生命理學、地球行星科學
學部專業:數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理學、地球行星理學
理學部和理學研究科是名大最重要的學部、研究科之一,迄2014年已經誕生了4名諾貝爾獎得主。該學部及研究科的目標是通過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以推動理學領域的科研和教育發展。該研究科提供了可覆蓋各學科最新知識變化的教育研究體系。而為了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和專業知識的畢業生,理學部也在不懈努力。
信息文化學部
專業:自然信息學科、社會體系信息學科
該學部的目標不僅是研究信息處理技術,而且幫助我們的學生掌握真正的信息知識。只有掌握了真正的信息知識,才能以深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洞察力面對未來信息社會的挑戰,辯明并創造有價值的信息。為了解明豐富多樣的信息現象,該學部正進行包括材料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自然體系的研究,以及探求人類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社會體系的研究。
醫學系研究科/醫學部
博士課程:分子綜合醫學、細胞情報醫學、機能構筑醫學、健康社會醫學等
修士課程:醫科學、醫療行政學等
名古屋大學醫學部起源于擁有悠久歷史的當地醫學院,至今已擁有130余年的歷史,且不斷發展壯大。醫學部為學生提供各種獨特的教育課程,在基礎醫學課程里,學生們能在6個月中不斷體驗到日新月異的醫學研究成果。此外,醫學部還為學生提供臨床實習,各種小課堂學習和問題解決型指導。醫學系研究科和醫學部與美國哈佛大學、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等8所歐美頂級大學簽訂了交換生留學項目,醫學院的學生通過評審會測試便能在海外的合作大學接受3個月的臨床訓練。本著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學生也能參與教育委員會的會議,這使得課程得到了不斷的改進。醫學院的教育使命是在實踐中最大限度的提供安全和優質的醫療技術服務。
工學研究科/工學部
大學院專業:應用化學、化學工學、生物機能工學、材料工學、應用物理量子能源工學、電氣電子工學、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學、航空宇宙工學、社會環境工學、結晶材料工學、能源理工學、量子工學、微米/納米系統工學、物質制御工學、計算理工學
學部專業:化學生物工學科、物理工學科、電氣電子情報工學科、機械航空工學科、社會環境工學科
工學部和工學研究科也是名大最重要的學部、研究科之一,迄2014年已經誕生了2名諾貝爾獎得主。該學科部門向所有本科生提供最基本的工學知識,并且為研究生提供最核心的理論研究知識。
工學部分為五大專業,進入各大專業的本科生將會學習工學領域所需的基礎知識,并且在一年后各自選擇專業課題。另一方面,跨學科領域的新學科則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和各種研究,同時每位教授都負責各領域相關的教育與研究。
國際開發研究科(GSID)
專業:國際開發、國際協力、國際交流
該研究科的目標是在尊重各國固有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為尋求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與國際理解,創新知識,培養人才,是日本最早設立的有關國際開發的大學院,現有博士的前期課程與后期課程,設有三個專業,覆蓋研究領域廣。于2006年4月開始按照"經濟開發的政策與管理"、"農村和區域開發管理"、"教育和人才開發教育"、"治理和法律"、"和平構筑"、"社會開發和文化"、"人的遷移與跨文化理解"、"語言教育和語言情報" 等8個核心項目編寫所有課程。該研究科鼓勵學生參加海外實地研修項目,多方面獲取有關開發課題的第一手知識,重視實用性強、跨學科的教育,為培養能在國際舞臺上活躍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多元數理科學研究科
專業:數理學各專業
多元數理科學研究科是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場所。
該研究科的研究課題幾乎覆蓋所有純數學、應用數學和其它數理學領域,現有算術幾何、表現論、代數、復合幾何和數理物理學等專業,在海內外的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其教育目標是,促使學生能在相關領域中勇于探求、不斷創新,培養他們掌握最基本的數學技巧以及對數學的深刻理解。
為此,研究科按照不同的水平和課題,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提供交互式小課堂學習和周到的研究指導,鼓勵學生開展具有獨創性的研究。
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
專業:日本言語文化、國際多元文化
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GSLC)為獨立大學院、針對多種多樣的言語與文化進行研究。
通過實踐手法對于現代國際社會的諸多問題進行批判性、理論性研究。以培養具有高水平的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并不斷探求知識真理的人才為教育目的,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在不斷努力奮斗。
生命農學研究科/農學部
大學院專業:生物圈資源學、生物機構.機能科學、應用分子生命科學、生命技術科學
學部專業:生物環境科學、資源生物科學、應用生物科學
農業科學研究各種生物資源的生產、加工和分配。該學部不斷創新知識與技術,以保證可持續性發展的生物資源,解決人類活動所帶來的各種環境問題。農學部重視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的一貫性。在本科階段,通過分析與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的生命過程,探求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資源,鞏固對基礎生命過程的廣泛認識,從事有效利用生物資源的教育與研究。在研究生階段,通過生物資源生產、生物環境、生物信號、高等生物工學等最尖端的研究,培養高水平人才,革新農業科學。
環境研究科
專業:地球環境學、都市環境學、社會環境學
該研究科分為地球環境學、都市環境學、社會環境學三個專業。地球環境學專業主要集中于研究地球的科學特征,而都市環境學包含建筑學、土木工程和材料學等領域。社會環境學包括法學、經濟學、都市區域經濟學、空間計量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地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講座。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注重推動教育與研究的結合發展,其開設了諸如環境政治學、國際環境法等跨學科專業。環境學研究科是目前名古屋大學授予學位種類最多的學科,含環境學、工學、理學、建筑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
信息科學研究科
專業:計算機數理科學、信息系統學、媒體學、復雜系科學
該研究科成立于2003年4月,簡稱GSIS,擁有五個學科。作為促進信息社會發展的研究教育機構,其研究領域廣泛覆蓋了基礎科學、應用科學以及跨學科領域,在信息學的基礎上綜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GSIS通過各種研究和培養信息科學的專家,不斷為先進的信息化社會作出貢獻,促使信息科學飛躍性的發展。另外,其和名古屋大學未來材料系統研究所、信息技術中心、信息文化學部、工學部工學研究科、名古屋大學博物館等都保持了緊密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