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報名

ib入學考試(為什么讀ib學校)

發表時間:2022-11-29 11:18:49 來源:數豆子 點擊進入:在線咨詢

IB項目值不值得讀?孩子選IB會不會更累?選IB的孩子那么少,要不要去別的項目或者別的學校試一試?這是最近家長們擔憂比較多的問題,我們分別采訪了十一國際部和人大附ICC兩位IB項目的優秀畢業生,請他們為我們詳細介紹了IB課程的學習內容,學習中存在的難點,并給新高一的同學提了暑假學習建議。

IB到底適合什么類型的孩子

有的家長會說“IB適合偏文科的孩子”,還有的家長會說“IB適合寫作能力強的孩子”,這些說法都不完全準確。用最淺顯的話說,擅長研究,能適應寫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的孩子在IB課程會非常如魚得水。

首先,從錄取專業上看,我們透過往屆畢業生隨機邀約,請到的兩位IB畢業生都是理科專業,其中一位來自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專業,另一位來自南加州大學計算機專業(CS,Computer Science)。此外,兩位同學對IB的評價也非常統一:“的確要寫很多東西,但如果再選一次,還是會選擇IB課程”。

客觀地說,往屆學生的觀點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通俗點說就是“小馬過河”,小松鼠覺得河水很深很危險,老黃牛覺得河水很淺很安全。芝加哥大學U.S.News排名第6、南加大排名第24,能被這兩所大學錄取代表著學習能力一定不差,所以這兩位同學屬于個例。但從另一個角度,正由于兩位同學成績較好,對IB課程到底學什么、考什么?難在哪、為什么難?也能有更客觀準確的描述。

IB就是“加強版”高考

IB的選課即可以偏文,也可以偏理,整體上強調綜合發展。IB部分科目設置和高考比較類似。傳統高考必考6科,所有人都選擇語數外,其余學生根據需要在物化生史地政六門里做選擇,IB的規則差不多。每位IB學生從語文、外語、人文社科類、科學類、數學、藝術6大類學科當中選6門課學習。如果不想選藝術,可以增加一門人文社科類或科學類。以錄取芝加哥大學生物系的同學為例,她選擇了語文、英語(外語類)、環境科學(學校將其歸為人文社科)、化學(科學類)、數學、生物(理科類),這個搭配確實說不上偏文。除了上述6門課程之外,每位IB同學都需要學習TOK(知識論)、EE(拓展論文)和CAS(創新活動服務)三門課程。

按照這個思路比較,IB聽起來簡直就是“加強版高考”,不但多出3門完全陌生的課程,而且還是英文答題,所以難怪家長怕孩子學得累。但IB課程雖然學習內容和任務較多,但是IB的核心綱領以及圍繞著全球性問題展開的課程與思考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融會貫通各學科知識,家長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完全不同于傳統模式的學習、考核方案、延伸的探索課題,以及接近大學的學術研究思維和寫作規范,這是說IB不適合所有學生的根本原因。

IB需要貼近大學的獨立研究思維

大考論述題考查對知識的理解

說IB課程需要寫作功底,其實并不準確,事實上IB更需要同學們用英文將對知識的理解和學術研究呈現出來。以科學類(Group 4)課程的IB大考題目為例,考試分為選擇題(30%),文字題(50%,Structure Question,結構性問答),和拓展研究論文(20%)。其中選擇題一張卷;文字題一張卷,包括兩種題型:一種是簡答題,比如解釋概念、分析現象等等;另一種是論述題,需要成體系綜合地論述某種自然現象里面出現的學科知識,比如“氧氣在光合作用中有什么作用”。IB的論述題部分培養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Business Management(商業管理)最后的論述題中就會要求學生選一個實際生活中的公司、根據題目要求對這個公司(比如具體的某個營銷策略)進行正反面評價。再比如,CS(計算機,Computer Science)最后的考試試卷中,會以當前較為流行、先進的技術作為背景來進行出題,比如讓學生自行學習區塊鏈相關知識。

小論文考察學術研究能力

小論文,也叫Internal Assessment,簡稱IA,意思是內部評價,自己評價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這個小論文的格式要求類似研究生階段寫的學術小論文:首先綜述文獻,然后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鈉的化合物在不同條件下熔沸點如何變化”,第三步是做一部分實驗回答自己的問題,最后是對自己的研究做一個展望。

大部分學科的IA都是以論文形式呈現的。CS有一些不同,CS讓學生找到身邊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然后用自己的編程能力去幫這個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采訪用戶需求、到市場調研、到具體撰寫接口文檔和編程實現、到每一步驟的文檔記錄,整個過程一定程度上模擬了在開發真正的、會被應用的大型項目時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意識到開發項目時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這也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為大學CS課程、甚至是未來CS相關的實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而非只將教學范圍限制在書本上、紙上談兵。

小論文鍛煉與導師的溝通能力

IB大考確實有70%的分數來自文字題,但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寫作功底”。簡答題只需要孩子記住知識,并且記住英文表達。而IA要求孩子有較強的學術寫作能力,并不對文學性或語言的高級或復雜程度做要求,主要在于清晰簡潔的個人表達,以及準確學術的用詞。而且IA論文可以提前準備,只要提前和老師溝通好論文的題目和寫作框架,而且寫作時間相對靈活,基本上從進入高二開始,就可以著手準備。

所以IB理科大考可能說不上難,只是孩子適應起來需要時間,而且在確定IA題目和框架的時候,需要和老師反復溝通,確認自己選題符合IB的理念,這會耗費一定精力。比如如果一個學生題目定為“蔡的粉絲效應”,這就不符合IB的要求,但是他可以把題目改為“主觀判斷對客觀事實認知的影響”,然后以某流量明星為例分析粉絲對偶像的判斷是不是偏差更大,確定題目的過程會給同學帶來一定的壓力。就像研究生階段,寫論文要不斷地尋找創新點。

IB需要學術匯報能力

IB語文和英語的考試還有一個口試(Presentation)的環節,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而且也能事先充分準備。為了方便家長,我們以中文A大考為例,英語大考的形式基本上等于中文大考,只是語言不同。每個學期學校的語文課,老師會給出本學期的閱讀書目,人大附ICC的書目選擇根據IB的建議包含以下幾類:小說、詩歌、戲劇、散文、古文等等。在考試時老師給出題目,要求同學們在書中任選一段連續的文本現場圍繞考題進行賞析,題目一般都是全球化的議題,這就是所謂的口試(Presentation)。比如規定的必讀書目中包含牡丹亭,而考試題目則可能是“以女性形象為例分析當代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如何在關系中被塑造”。(中文和英語課程在IB體系內分A/B兩類,A代表母語等級,B代表第二外語等級,比如英語A是適應英語母語難度級別)

需要額外補充一點,雖然考試在校內組織,考官是學校老師,但考試全程錄音會上交IB官方抽檢。IB官方一旦抽檢發現給分過高,就會調低這所學校所有學生的大考成績。所以外界也一直有傳言,是不是某某學校GPA不好拿,學生除了忙GPA干不了別的?針對這樣的傳言,十一國際部和人大附ICC的兩位同學如是說:1. 絕大多數老師都會體諒學生,給分都很公正。老師會針對整個班的情況給Curve。2.GPA嚴格代表的是含金量,是國外大學的認可度,卡的嚴格一點也能讓學生更有競爭力。這也是名校之所以被稱為名校的原因。3. 每個學校都有負責的老師,也都有不太負責的老師,個別現象永遠無法避免,高中如此、大學也如此。

什么是TOK、EE、CAS

這三門是必修課,拓展論文EE(Extene Essay)相對容易解釋,就是前文提到的IA的加強版,所以叫拓展論文。IA要求學生寫2000字左右,EE要求寫4000字。6門學科課程,幾乎都要寫IA,而EE則是在6門學科課程里,任選一門,再寫一篇更加正式的學術論文,方向可以和IA一樣,但題目不可以相同,框架基本就是文獻綜述-提出問題-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未來展望。

TOK全稱是Theory of Knowlege,翻譯成中文叫“知識理論”,也是要寫一篇論文,字數2000。這是最難解釋的,IB官網會公布樣題,例如:“接受知識論斷時是否總是涉及到信任因素?”,“在知識領域中,我們如何區分變化和進步?”,“是不是各個知識領域相互結合才最為有用?”。每年IB發布6個TOK題目,學生任選一個作答。此外,學生還要做一個TOK展示匯報(TOK Presentation)就是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用TOK的知識體系和學術用詞討論學生在知識認知之中會受到怎么樣的影響,以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如何被塑造。

2021屆IB大考的TOK題目之一:“你認為統計數據更能揭露事實,還是隱藏事實?”IB要求學生從自己的6門學科課程中選擇兩個知識領域,結合自己實際生活對TOK題目展開論述。最通俗但可能不太準確的理解就是,孩子不但要知道知識是什么,還要知道知識是怎么來的。這對孩子的自我認知其實是非常高的要求。用托??荚嚺e例,高分段同學提問的時候會說:“老師,這道題我錯了,但我是這么考慮的,哪里出問題了?”低分段同學提問的時候會說:“老師,我不知道為什么錯,但為什么不是我選的這個選項,我覺得我就是對的!”高分段同學更關注思路,類似TOK對學生的要求,而低分段同學只熱衷于答案選什么。

CAS是三個單詞首字母的混合:Creativity創新、Activity活動、Service服務,最最簡單的理解,孩子定期上傳材料,證明自己完成了規定小時數的創新、活動、服務即可。這樣定期的記錄都會對未來申請的活動列表有所幫助。

IB項目高一入學前準備

“我覺得主要還是注重培養自己的英語能力吧,多讀一些課外英語原版小說,甚至是通過刷/學習美劇來培養聽和口語表達能力。雖然高一一整年會接觸不同的學科,但是難度并不是很難,主要還是比較考驗英語,所以盡量提高自己的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便高一能快速適應IB的學習環境。”

“高中三年在學習學科的過程之中留心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章節,以及及時記錄在學到某個知識點時迸發出想要探究的問題,為后續IA和EE的選題積累素材。注意積累學術用語以及學科專有名詞,保證后續的論文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不要拖欠CAS的記錄,等到最后才上傳,因為CAS的記錄都是有上傳時間的,而IB的要求是連續的16個月以上才可以通過?!?/p>

“要注重知識的復習,平時的期末考試可能都是某些單元的知識,但是最后的IB大考涵蓋了兩年學習的所有知識,如果到最后7門科目一起準備,很容易手忙腳亂在大考中失利。

  • 有問必答

    專注在職讀研,請在線提交您的問題。

    在線提問
  • 網上報名

    請認真填寫各項內容,負責老師將會與您及時聯系。

    點擊報名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