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瑞士留學,恐怕國內很多學生和家長對瑞士高等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酒店管理學院的層面上—學費和生活費都超高,堪比英美,但實際上,瑞士的公立大學可是免學費哦,每年只收取1000瑞士法郎左右的注冊費(1瑞士法郎約等于6.5元人民幣),是不是很驚喜!
并且,最最重要的是,瑞士公立大學的名氣可是全世界響當當滴! 歐洲大陸國家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2017-18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上位居第10名,它是愛因斯坦的母校,另外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2017 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位居第12名. 除了這兩所聯邦理工學院,瑞士還有以下知名的公立大學排名世界前200:巴塞爾大學、蘇黎世大學、伯爾尼大學、日內瓦大學、洛桑大學.
小伙伴們看到這里是不是驚呆了,“辣么好”的大學,居然還沒有學費!其實這種情況在歐洲國家中很普遍,不僅瑞士的公立大學,目前歐洲國家中,德國、法國、比利時、挪威、盧森堡、奧地利等國家的公立大學,跟瑞士一樣,大多都是免學費的,每年只收取少量注冊費。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瑞士的國家概況與留學優勢。
國家概況:
瑞士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或歸類于西歐)的聯邦制國家,與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及列支敦士登接壤。瑞士也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國,歷史上一直保持政治與軍事上的中立,但瑞士同時也參與國際事務,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旅游資源豐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主要城市:
伯爾尼: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蘇黎世:蘇黎世州首府,座落在蘇黎世湖畔北岸。瑞士第一大城市,它既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
日內瓦:日內瓦州首府,盧梭的故鄉,三面與法國交界。是繼紐約之后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最多的城市。
巴塞爾:位于瑞士、法國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1833年因城鄉戰爭而分裂為北部的巴塞爾(市)和南部的巴塞爾(鄉)兩個半州。是瑞士唯一通向海洋的河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貿貨運量的一半。
洛桑:沃州首府,位于萊蒙湖畔。主要講法語,1803年成為沃州的首府。旅游業是該地收入的重要來源。自1874年以來,聯邦法院就一直設在此地。洛桑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的所在地,并建有奧林匹克博物館。
語言:瑞士應用語言共四種: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羅曼什語。其中講德語的人口占63.9%,主要在北部地區;講法語人口占19.5%,在西部地區;講意大利語人口占6.6%,在南部地區;講羅曼什語人口占0.5%,在東部少數地區;講其它語言人口占9.5%。這4種語言系官方語言。英語亦廣泛運用。
教育:教育經費在各級政府的預算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在聯邦政府預算中占8%,在州和市鎮預算中約占25%)。全國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瑞士教育的特點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職業學校比重大;大學教學質量高。
瑞士聯邦不設教育部,聯邦一級的教育事務分別由內政部的科學與研究領導小組所轄聯邦高工系統委員會和聯邦教科司負責,同時輔以大學聯席會議、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州教育局長聯席會議、瑞士高教中心等全國性協調機構;全國的職業教育由國民經濟部的聯邦職業教育與技術部管理。
瑞士人口雖少,但卻擁有密集的高教網,現有12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其中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兩所大學由聯邦掌管,另10所為州立大學。按大學所在語區分,德語區有6所:巴塞爾大學、伯爾尼大學、蘇黎士大學、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圣加侖大學和盧采恩大學;法語區有5所:日內瓦大學、洛桑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紐沙泰爾大學、弗里堡大學;意大利語區只有盧加諾一所大學。
瑞士于1993年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決定將全國60多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按地區合并成7所高等職業學院,該項工作于1998年完成,7所學院共有學生18000人。這一改革將使瑞士人口中擁有高等教育畢業文憑者的比例由之前的22%提高到25%。
宗教信仰: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其中天主教徒約占信教人口總數的44.1%,基督新教徒占36.6%。另,伊斯蘭教徒約占4.5%,其他3.1%,無宗教者占11.7%。
地理概況:瑞士是位于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鄰意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占10%)、中部(占30%)三個自然地形區。瑞士是一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24.6%),則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
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里,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里,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30℃),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于華氏32度(0℃),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經濟:
1.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豐富,利用率達95%。森林面積120萬公頃,覆蓋率為全國面積的25%。
2.經濟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瑞士先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性或地區性的經濟組織。瑞士在2002年加入了聯合國這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組織,其中有些機構就設在瑞士。1992年12月6日,瑞士公民對歐洲經濟區協議進行投票表決,結果公民投票未能通過,從而使瑞士處于歐洲經濟區之外。
3.經濟概況
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政府盡量減少干預,吸收大量外籍工人從事工資較低的勞動。對外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 農業就業人數約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6.6%。長期以來, 瑞士政府相當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對農業長期實施補貼政策, 諸如發放補助金, 對山區提供特別補助,對主要農產品提供價格補貼; 限制和減少蔬菜和水果的進口;對農民提供無息貸款;支持農業的機械化和專業化;加強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培訓;
(2)工業概況
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體, 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 鐘表、機械、化學、食品等部門。瑞士素有”鐘表王國”之稱。從1587年日內瓦生產手表迄今的400多年中, 一直保持著在世界鐘表業的領先地位。近幾年, 瑞士鐘表出口量大幅度增加。 機械制造業主要生產紡織機械和發電設備。機床、精密儀器、儀表、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化工機械、食品機械、印刷機械也很重要, 近些年來, 打 字機、計算機、照相機和電影攝像機生產的發展十分迅速。食品工業的產品主要供國內需要, 但奶酪、巧克力、速溶咖啡和濃縮食品在世界也享有盛譽,所以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國?;瘜W工業也是瑞士工業的重要支柱。目前, 藥品約占化學工業產值的2/5, 染料、農藥、香脂、香精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也很重要。
(3)服務業概況
瑞士旅游業發達,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和保險業是最大的部門,旅游業長期保持穩定和強勁的發展勢頭, 為旅游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
留學優勢:
一、免學費的大學教育:瑞士公立大學,每學期只向國際學生收取500-800瑞士法郎的注冊費(注:1瑞士法郎約等于6.5元人民幣)。
二、世界上有200多個國際組織把總部設在瑞士。如國際奧委會總部,wto總部,聯合國歐洲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足聯等。這種國際化的環境無疑會給學生增添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增強學生的國際背景和自身競爭力。
三、開設了眾多的英文授課國際課程:瑞士大學已經開設了非常適合國際學生選擇的英文授課國際課程:三年取得學士學位,1.5-2年取得碩士學位,3年左右獲得博士學位。
四、高質量教育水準,大學世界聞名。 瑞士高等教育質量堪稱世界一流,根據泰晤士2017-18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有七所高校排名在世界大學前200強,其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世界綜合排名前10,洛桑聯邦理工大學世界綜合排名前40,另外,蘇黎世大學、伯爾尼大學、日內瓦大學、巴塞爾大學等也都是歐洲乃至世界的知名院校。
五、多語種的語言環境,輕松掌握第二、第三外語。瑞士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羅曼語,在工商業及旅游業方面,作為聯合國和眾多世界組織的總部所在地,英語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每一位受過教育的瑞士人都會講至少3種語言,在這里學習你可以利用這種語言環境優勢盡快的掌握你的第二、甚至是第三種外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