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中理想的留學目的地,相信小伙伴們的回答都各不相同,有人喜歡英國的優雅紳士,有人喜歡加拿大的低調包容,更有不少同學愛上了獨具魅力的澳洲……
然而疫情之下,許多想外出留學的小伙伴們紛紛將視線投向了香港。因為香港距離更近,比起國外也更容易適應。那么去香港留學的話,一年大概需要花多少錢呢?香港究竟又是不是一個極富性價比的留學目的地呢?
01 學費
首先,學費應該是大家開銷的主要大頭了,幾所港校學費的大概規律是港大/港中文/港科大 > 城大理工 > 浸會/嶺南/教大。
而從專業上來分,主要的規律大概是熱門商科(會計金融類):25-30萬人民幣 > 普通商科:18-25萬人民幣 > 理工科:13-18萬人民幣 > 文社科:10-15萬人民幣。其中傳媒專業的相對價格高一些,以浸會大學為例,一年15萬上下。
不過,一些比較冷門的專業就會相對便宜一些,比如港大的佛學專業是10萬左右。具體的情況要根據不同的專業來定,還是建議大家在學校官網上根據自己心儀的專業仔細查閱喲~
02 生活費
在外留學,大家都懂得,生活費的活動空間很大,不過在香港的普遍學生每個月的開銷(包括衣、食、行)大概在3000-6000港幣不等,前提是不買奢侈品的情況下哈。剛到的一兩個月可能會花的多一些,比如新生周活動、購置日常用品等等,可能一個月就會花8000多港幣。
穿衣方面,很多同學會選擇價格適中的快銷品牌,比如優衣庫、Zara、Hollister等,再往上走是COS、IT之類的牌子。
這里給大家劃個重點,旺角的IT經常做活動,不是兩折就是三折,簡直就是打!骨!折!的程度!喜歡IT的朋友們多多留意,見機行事!
再說到吃飯,如果一日三餐都在學校的飯堂吃,每天100港幣就足夠了。早餐一般最多20港幣,午餐和晚餐大概30-50港幣一餐,不會超過這個范圍。
而且有些飯堂和校內的咖啡廳會有學生優惠,比如浸大宿舍樓下的食堂就有學生八折優惠,校內的星巴克和Costa,甚至學校附近的茶餐廳,都有學生折扣,所以如果是學校范圍內的食,真的不貴!
但是如果叫外賣,那跟內地比起來還是會貴很多,最貴的運費能到15港幣,一份簡單的海南雞飯也得80港幣(點名美心?。。?。如果實在想吃外賣,Dr. Uoffer還是建議叫上幾個朋友一起攤運費更劃算!
出行方面,辦張學生八達通會省錢很多。學生八達通可以享受半價優惠,所以大家不要嫌麻煩不申請!只要是全日制的25歲及以下的學生都可以辦。
另外,香港的的士起步價不便宜,需要24港幣。如果還有大行李的話,行李也要收每件6塊的費用。所以如果要打車的話,比如去機場,行李太多不好拿,就可以和朋友拼車,一起平攤車費。
這里畫個省錢重點!如果你的學校在東鐵線上,不要輕易嘗試港鐵的機場快線,不僅遠而且還貴。去機場的巴士會便宜且方便很多,比如E22可以從浸大直達機場,20多港幣就可以了。
03 住宿費
住宿方面也是個花錢大頭。如果你是本科生,那你有幸還能有機會住學校的宿舍,一年大概一萬多港幣。但如果你是研究生,那你九成得自己在外面租房子。
據我的經驗來說,便宜的房子,比如四房一廚一衛的唐樓(沒有電梯,沒有高速網絡,沒有物業),以九龍城的為例,一個四平米左右的單間租金大概是一個月2500左右。
條件好一些的屋苑(就是我們說的小區,帶物業的那種),以九龍塘周圍的地帶為例,四房帶家具、公廚和兩個洗手間的房子和幾個同學一起合租的話,一個五六平米的單間平均在4000-7000左右一個月。
如果你住客廳,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大概3000-4500。但如果想一個人住得寬敞一點,有自己的獨立衛浴,那一個月的房租就要上萬了。
04 其他固定生活開銷
電話費:取決于不同的運營商,學生套餐一般在100-150港幣/月之間。
自己租房子的網費:同樣取決于不同的運營商。建議大概價格是一個月260左右。
自己租房子的水電煤氣費:水電煤氣費是按季度算的。水電方面,四個人住的話每個季度大概400多港幣,煤氣是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