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往年一建考試報名時間來看,每年的報名日期雖然不同,但是都集中在6、7月份發布考務通知進行報名。我們整理了各省近5年一建報名時間,大家可以了解。
一、只顧記口訣,圖表
一建建造師考試要求的整體知識記憶量很大,有太多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內容,需要花上大把的時間,才有可能記住一個大概,現在時間這么緊,怎么辦呢?
可能有很多考生認為,使用樹狀圖、簡短口訣等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記憶,實現“事半功倍”,于是就開始收集各類口訣或者圖表,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記憶工作,可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結合一些速記的口訣、精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幫助記憶,但是對于一建每門成百上千個考點而言,僅背誦幾十個口訣是遠遠不夠的,也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圖表只能幫助我們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也只是整個知識的框架,幫助我們高度理解,于具體的知識點記憶并無直接關系。
在近些年的一建考試過程當中,純粹靠記憶就能得分的考點所占分值正在不斷降低,目前實務案例題目更加側重的是往實際操作方面拓展。即使是公共科目的考試,也將考點越變越靈活,以“著重背誦記憶”為主的備考方式已經和當前的考試現狀背道而馳了。
因此不建議各位花太多的時間在口訣或圖表的背誦方面,不要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只能適當作為輔助記憶。這個時候我們要抓住考試頻率比較高的內容,抓緊實操能力的訓練,這個比單純記憶更加重要。
二、歷年真題考過了,不會再出題了,就不要做了
考試前肯定有很多考生在糾結,一建的歷年真題要不要做一下?而這個時候總會出現另外一種聲音,同一道題不可能重復出現,所以歷年的真題做的意義不大?
確實,同一道題確實不會重復出現在一建真題上,但是一道題的考點變換一下思路就可以衍生出好幾道新的題目。老考生,特別是做過歷年真題的老考生會發現,每年的真題總感覺都一點似曾相識,考查的內容感覺都差不多,考得都比較集中,其實就是因為歷年的真題中,考點沒有變,只是出題方式在不斷變換而已。所以備考時結合歷年真題是很有必要的!
要學會以辯證的思路去理解或者預測真題的出題思路、出題方式,在其中培養自己做題的感覺,達到和出題老師“同頻共振,想到一塊去”的效果。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細做一遍前三年的一建真題,相信對大家會有很多的幫助。
三、一門心思扎入題海,不善于復盤
有一部分考生來認為,考前抓緊刷題,搞題海戰術是掌握知識點,培養考試感覺的不錯方法。適當的練習鞏固知識點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如果盲目地搞題海戰術,就不值當了,往往是在浪費時間,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效果卻并不好。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最后的一個月備考時間里該怎么樣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呢?
題目不會做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知識點沒有記住,所以考這個知識點自然就不會了。還有一種就是知識點記住了,但是沒有理解透徹,不會運用,導致題目做錯了。
做一個題目一定要掌握這個題目所蘊含的知識點,一定要重新回到教材去找知識點,再重新理解溫習一遍,到達真正理解知識點的境界,換一種出題方式也能迎刃而解。
四、忙于收集各類備考資料,迷信考前密卷
有許多考生,書本還是新的,考前不去看書,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考試資料的收集方面,什么精簡知識點,考前密卷收集了一大堆,而且各個培訓機構的都收集到了,但是就是不知道要把主要精力花在看哪一本上面?每本都是草草過一遍了事。
資料多,資料全面當然是個好事,但是每個考生只有一個腦袋,需要的是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最有效率的學習上面,特別是現在考試即將臨近,選好備考材料是關鍵,不然就是南轅北轍了,在這里建議考生回歸教材,梳理考試重點,在歷年高頻考點區域,抓緊深入發掘。輔助學習資料有一套就夠了【根據個人的喜好,以適合為準】。
讀到這里各位考生對備考誤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嗎?建議不會組織時間,制定計劃的考生可以根據免費備考指導課學習他人是如何安排學習時間的,提高自己的備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