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稅務師的報考科目中,很多人會同時報考《稅法一》、《稅法二》和《涉稅服務實務》這三個科目,這三個科目俗稱“三稅”,大部分考生這樣選擇,主要是因為這三個科目的關聯性比較大,難度也相對較小。但是在學習的時候,很多考生不知道該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進行學習,是三科同時備考,還是一科一科的學習呢?小編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三科的特點以及關系
《稅法一》和《稅法二》的重要程度是并列的關系,而不是遞進的關系,這兩者共同構成了我國實體法的基礎,主要區別是《稅法一》包含了一部分的稅法基本原理知識,主要內容是增值稅、消費稅、土地稅等,是“三稅”的基礎理論依據,很多考生也會容易忽略這個科目,導致丟分。而《稅法二》的主要內容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涉稅服務實務》是實務知識,不僅需要考生記憶大量的內容,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計算能力,主要是建立在《稅法一》和《稅法二》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學習前需要打好基礎。
二、三科同時學習
很多考生都會采用三科同時備考的方法,同時學習會對整體的學習進度有更好的把握,但三個科目同時備考的缺點,就是容易造成知識點的混淆,因此,在學習時,要合理安排三個科目學習的權重。
三、三科逐科學習
三個科目一科一科的學習,在學習上會更加專注,只學習一個科目,可以更好的分配精力,而不用考慮如何把精力分成三份,另外,只學習一個科目,可以更好的層層遞進知識點的學習,一步步深入。就比如在《稅法一》和《稅法二》學習完成后,再進行《涉稅服務實務》的學習會更加輕松,也會更加高效,但是每個科目分開學習也是有缺點的,在學習完最后一個科目的時候,第一個學習的科目因為記憶時間過長,已經產生了一些遺忘,分開備考也不能確定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長,可能會心里沒底,因此,在學習前,一定要制定好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