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只有20%的通過率!為什么通過率低?

發表于:2022-07-20 09:40:24來源:數豆子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一提到中級經濟師,大家的刻板印象便是:考試很簡單,考前突擊一下就能一次通過。殊不知有多少中經考生,都被這種盲目的樂觀誤導,與中經證書失之交臂。

經濟師只有20%的通過率!為什么通過率低?

說實話,相對于其他資格考試(如中級會計、注冊會計師、稅務師、一建、一造),經濟師考試題目難度確實較小。因為從考試科目來講,經濟師考試只有兩個科目且全是選擇題,尤其在2020年實施改革后,成績可以保留2年,其他資格考試至少有三、四門科目。

雖然說經濟基礎知識點繁多,有很多易混淆點,但是其他資格考試除了零碎的知識點外,還會有大量的計算題以及難啃的案例分析題,這樣無形之中就會增加復習周期。所以,很多學員都覺得經濟師考試不用花費多少精力,沒必要提前備考,只用在臨考前隨便看看,背點知識點,刷幾套歷年真題,就能輕松通過。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自初中級經濟師考試以來,官方從未公布考試通過率。但我們可以參照各省自行發布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2020年各地經濟師考試通過率均不超過20%。據數據可得,歷年經濟師通過率均在10%—15%之間。同時我還對比了大家普遍公認為最難的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通過率,根據中注協發布的《2018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分析報告》中顯示:2013-2018年注冊會計師的合格率(2019年未公布)均超過20%。此外,難度較高的稅務師考試通過率也都基本超過了20%。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會感覺很驚訝,明明經濟師考試本身難度小,可為什么通過率卻低于難度系數較高的其他考試?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混淆概念,評估一門考試是否簡單,不僅僅是看它本身難度大小,而是應該通過參照物來對比通過率。

我們在做評估時,常常會進入兩種評估模式:單獨評估和聯合評估。單獨評估模式,是在沒有比較對象的情況下,由于沒有參照物,人們更關心的是評估對象本身好不好。然而,參加全國統一命名組織的考試,經濟師本身難度不重要。

我們應該做的是聯合評估,即使他本身難度小,但是由于它的通過率遠低于其他考試,所以它的考試難度應該是相對較高。

看似簡單且有選擇題的中級經濟師,通過率為什么如此低?

一、沒有充分重視考試,準備不足

還是上面提到的問題,很多中經考生對于經濟師考試的誤解就是經濟師考試簡單,全是選擇題,沒必要制定長期的備考規劃,從一開始就放松了警惕,不夠重視。

雖然經濟師考試只有兩門課程,但每門課程的知識體系都是經過濃縮,涉及的知識范圍很廣。參加經濟師考試考生多是參加工作多年的成年人,他們的知識已經扔下多年,需要重新熟悉,而且有部分考生更是在學校學習時沒有接觸過所考專業的知識,他們需要重頭學習。這種狀況迫使考生們應花精力去充分準備,但事實上很多學員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對考試沒有充分重視,倉促準備,造成對知識體系的理解不深,掌握不夠,等到考試前才臨陣磨槍,這樣的考生注定不能通過考試。

二、未制定合理的復習規劃

備考是一場持久戰,但是有很多中經考生對自己學習的安排不系統,雖然準備考試的時間比較早,但由于沒有系統的安排學習時間,沒有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經常是有時間的時候,連續學習幾天,然后忙的時候就把書本擱在一旁,結果還得重頭再來。

還有一部分考生熬夜學習,晚上學到2、3點,學習效率低下不說,也嚴重影響第二天的正常工作、生活。

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一個合適的計劃表,每天都要保證固定的學習時間,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自律性太差

經濟師考生大多都離開校園已久,學習能力逐漸下降,除了備考中經外,還有來自于工作、家務等其他壓力,使我們分心的事情實在太多。工作太累、加班很晚、朋友結婚、家里有事等等都會成為你懶惰、不復習的理由。

還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要學習,立了各種flag,但是每次拿出經濟基礎的書,看了不到一個小時,思緒就開始飄向遠方。這樣就導致每天看起來學習時長很長,但是學習質量大打折扣,影響最終的成績。其實這些都是不自律、自控力差的表現。說到底,考不過最大的原因還是自己。不管你是以上哪種情況,要想今年順利通過考試,就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千萬不要拖到等到臨考前才學習。

今年的備考中應該如何做好規劃:

1.全面分析,正確認識自己

準確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便明確自己學習的特點、發展的方向,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可以發揮的最佳才能。

2.結合實際,確定目標

訂計劃時,不要脫離學習的實際,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或過低,要依據:

(1)知識、能力的實際;(2)“缺欠”的實際;(3)時間的實際;(4)教學進度的實際,確定目標,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達到為宜。

3.長計劃,短安排

要在時間上確定學習的遠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在內容上確定復習的具體目標。學習目標可分為:

(1)掌握知識目標;

(2)培養能力目標;

(3)掌握方法目標;

(4)達到成績(分數)目標。

長計劃是指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內容、專題,大致規劃投入的時間;短安排是指具體的行動計劃,即每周每天的具體安排和行動落實。

4.突出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謂重點:一是指自己學習中的自己認為比較薄弱的部分;二是指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容。訂計劃時,一定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保證重點。

5.計劃要全面,還要與自己的工作日程想匹配

計劃盡量時間上不與工作相沖突。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