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報名條件對專業的選擇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你符合相應的學歷和工作年限即可報考。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1、除高中學歷需要先拿到初級經濟師的證書外,其他學歷只要滿足工作年限的要求就可以直接報考中級經濟師。
2、工作年限的計算方式:全日制學歷:開始計算日期為畢業參加工作時,結束計算日期:報考當年的12月31日。非全日制學歷:開始計算日期為畢業參加工作時, 中途的工作時間可以累積, 結束計算日期:報考當年的12月31日。
3、相關專業工作經驗要求:這一點其實在報考審核時沒有很大的要求,審核只是對學歷、年限。即沒有相關專業工作經驗也可以報考。
此外,中級經濟師設有10個考試專業,你可以自由選擇,當然了專業也不能“亂選”,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選擇,以下是幾點選專業的時候可以考慮的點,你可以參考一下:
1.工作單位的需求
考證首先要考慮的是工作需求,中級經濟師是可以評職稱的,而有的單位評職稱、加薪要求指定專業,所以你一定要了解清楚本單位的需求再來報考。
2.結合報考目標選擇專業
你可以想想你報考經濟師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拿個證書,評職稱加薪,還是辦理工作居住證或是積分落戶,亦或者為了個稅抵扣。
了解清楚自己考試的目的,再看自己選擇什么專業。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拿證,可以報考相對簡單的科目進行學習;如果是為了落戶或是評職稱,可以選擇和工作相關的專業來考。
3.根據工作領域去匹配報考專業
選擇一個和自己的工作領域相關聯的專業,這樣選擇對備考也是比較有利的。
因為在復習的時候,很多專業知識大家會比較熟悉,這樣學習記憶都比較方便。尤其是建筑與房地產、農業、保險等特殊的領域。
4.根據所學專業去選擇報考專業
雖然經濟師報考對所學的專業不要求,但如果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去選擇經濟師報考專業,這樣學習起來會比較輕松。
5.根據經濟師考試難度選擇專業
如果以上幾個原則還是不能讓你決定報考哪個專業,這時候你就需要深入了解經濟師各專業的考試特點和難度,選擇最適合自己或者最容易考的科目。
人力專業:每年報考人數很多,難度不大,幾乎沒有計算題;但考點比較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多。
工商專業:難度不大,大部分屬理解記憶性內容,專業性不強,計算題相對較少,偏向于生產、物流、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講解。
財稅專業:專業難度較大、計算量大,主要分為財政和稅收兩部分內容,建議有財會基礎的考生選擇,零基礎慎選!
金融專業:難度中等,有計算題,主要介紹貨幣、信用、銀行、金融工程等內容,為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適合有金融基礎的考生報考~
知識產權:是2020年新增專業,第一年的考核可能相對會比較表面。而且這個專業符合我國鼓勵創新、保護創新的大方針,是很有前景的專業。但沒有原來的年份的真題做參考,在復習的時候還是要以考綱和教材為主。
6.根據國家政策選擇專業
根據人社部公布的新版經濟師考試實施辦法可知,近10年來,金融、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這三個專業的每年報考人數均超過10萬人(經濟考試總計報考人數在50-70萬人)。
而且這三個專業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職業,從業人員眾多,社會通用性強,人才需求量大。而財政與稅收專業為國家重點發展或扶植的行業,專業性強,不可替代性強,代表性較廣泛。
因此,最熱門的經濟師專業有金融、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財政稅收專業。報考時可以參考這幾個專業。
總之一句話,選擇專業要從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將證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