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會計網校一位55歲注會考生還說了,人到中年,能像學生一樣備考,和年輕人一起拼搏,就是人生的財富。學習使人年輕,學習對于孩子們來說,你這是真正的言傳身教,不是嗎?
剛剛去稅務師協會取來稅務師證書,經過近20年的學習,由會計行業的外行到目前取得會計證、統計證、助理會計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稅務師6個專業證書;同時取得大專及大本學歷。54歲了,回想多年的考試生涯,感慨萬千。
我是國有企業的員工, 1999年(35歲)那年,通過本企業的競聘從營業員調到三產干出納,那是初次接觸財會,我報名參加了會計證的考試培訓,那時都是面授課,下班沒時間吃飯匆忙去上課,2000年高分通過考試,順利拿下會計證,對會計有了一點興趣,也從此走上了一條考試不歸路。之后的幾年重復著白天上班,晚上到不同的面授班聽課,2001年取得會計初級、2003年取得會計師;2004年萌生試試考注冊會計師的打算,當時已經40歲且調到機關做會計工作,工作相對繁忙,我試著報一科《經濟法》,結果低分通過,我覺得冥冥中,有一個召喚、有一種力量:你能行!我報名參加了正保會計網校的學習,跟著老師節奏,可以反復聽課件、做題、有疑問隨時問老師(點擊進入網校答疑版);接下來的幾年因為工作忙、照顧家庭,前4年考過4科,最后1年剩下最難考的《審計》,不通過這科轉年就有作廢的科目,而且面臨改革。
2008年不平凡的一年,最后1年最后1科壓力非常大,全力以赴,有點要拼命的感覺,拿下注冊會計師證書時我已經45歲;家人也無數次勸導我再也不考試了,我也是這么想的,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放松。這期間我又一次競聘到單位的內審部門,我要親自感受審計流程、讓我的知識學以致用;期間擔任過正保會計網?!秾徲嫛穼W科的答疑教師,撰寫的論文《淺談運用增值型審計理念指導存貨的內部審計工作》在本系統審計論文大賽得了二等獎并轉載到《中國審計報》及《內部審計》雜志,這些與多年的學習息息相關。
這樣過了幾年,回想起曾經備考的日子,似乎不那么覺得枯燥無味了,以前的日子這么充實、飽滿,2010年再一次想備考注冊稅務師,當時想:“考考看吧,考不過我還有注冊會計師……”也許就是這樣的想法,2011年和2012年都是報名考試,沒有學習,自然沒有通過。我意識到精神一旦懈怠很難再激發出學習熱情,接下來幾年總是在考不考、學不學中徘徊,怎么也調動不了積極性。學習需要氛圍(點擊參與“注會百天拼搏季”,與各位考生一起來打卡),這也是我選擇聽網課的原因之一。我再次報名正保會計網校的學習,就這樣,經歷了稅務師改革,3年延期到5年,到了2017年又是像當年考注會一樣,最后1年最后1科《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考試那天心情格外的平靜,我知道,證書對于我來講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多年的學習中提高了自己、豐富了自己、鍛煉了自己!中年的我,能像學生一樣備考,和年輕人一起拼搏,是我人生的財富!2018年1月2日查詢成績,104分通過!終于等到你!
35歲之后還要考注會嗎?
發表于:2018-07-31 22:58:42來源:數豆子
- 上一篇:注冊會計師教材需要全部看完嗎?
- 下一篇:注冊會計師每天有效做題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