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注會考試的科目
注冊會計師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只有兩部分都通過后才可以拿到全科合格證書。
專業階段包括六門科目:《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綜合階段考察科目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二、注會哪些科目放在一起報考比較好?
會計+審計+稅法: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緊密的,但是由于審計的難度比較高,建議優先通過會計和稅法,審計做好第二年通關的準備。
會計+財管+戰略:財管和戰略的關聯度很高,而且戰略的難度相對來講比較簡單,雖然財管計算的內容比較多,但是這門科目只要掌握了就不容易忘記,而且會計也能夠為財管的學習打下基礎。
會計+財管+稅法: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緊密,兩者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而財管當中的大量計算能夠為稅法的學習打好基礎。
會計+稅法+經濟法:這一搭配主要考慮到的是難度的問題,這三門科目當中只有會計的難度是較大的,比較適合時間少但想要通過多門科目的考生。
三、哪些科目不建議放在一起學習?
會計、審計和財管最好不要放在同一年備考
這三門科目并成為注會的“三座大山”,不僅僅是因為難度大,更重要的是這三科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會讓本就短暫的注會備考時間捉襟見肘。
稅法、經濟法和戰略最好不要放在同一年備考
這三門科目的難度相對來講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畢竟注會專業階段需要通過六門科目,把這些科目和較難的搭配在一起學習,既能夠轉變思路,也能夠減輕備考壓力。大家在選擇報考科目時不能僅憑一時的難易做決定,更要為長遠考慮。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注會,小編整理了注會各科題型題量分析,助力考生找準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