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審計難點:銷售交易的內部控制

發表于:2018-05-01 14:49:58來源:數豆子
  在CPA審計課程各循環章節的學習中,是否感覺審計程序無比零散無比亂,死記硬背痛苦無比?更心碎的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記下了,過幾天又忘了。

  這便是大多數同學容易走入的誤區:跨過業務流程,直奔審計程序。

  其實,若將審計程序與交易流程相關聯,將程序貫穿在業務流程當中進行理解消化,不但容易記憶,也不容易遺忘。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講解銷售與收款循環中銷售交易的業務流程以及內部控制點,并列舉一些控制點設計的實例,為大家細細解讀。

  一、銷售交易涉及的部門:

  企業的銷售業務指的是企業與客戶簽訂合同,然后依合約發貨并開具發票,將貨物與票據交付給客戶,最后收取貨款的交易行為。業務后期還會包含退貨、提取壞賬和注銷壞賬等環節。

  因此,銷售業務一定會涉及銷售部門(業務談判)、財務部門(掛賬收款)、倉庫部門(出貨)。

  比較容易遺漏的一點是,銷售流程中若涉及到賒銷,則會有一個信用審批流程(需要審批客戶的信用狀況),涉及到信用審批部門。

  此外,發貨的環節除了涉及倉庫部門出庫,還會涉及獨立的裝運部門裝車運輸。

  二、銷售交易流程:

  銷售流程大致可概括為:客戶下單、銷售主管審批、信用審批、簽約、貨物出庫、開具發票、運輸、客戶簽收、記賬收款、壞賬計提與核銷。

  銷售流程是本章學習的重點,但對于不熟悉業務的同學,要記下來并不容易。

  給大家的建議是關上書本,假設自己就是一家需要銷售商品的企業,細想需要哪些步驟,寫下流程圖,再與教材銷售流程圖進行對比,這樣更容易記憶。

  三、銷售交易控制點解析:

  銷售交易的控制,主要是指識別交易的哪些環節中容易出現舞弊或錯誤,然后設計出相應的牽制或復核機制,來預防或減少舞弊或錯誤的發生概率。

  下面小仙將給大家依次列舉銷售流程中的控制點設計思路與實例:

  1.接受訂單需審批:

  很多同學很難理解為什么接受訂單還需要審批,因為對于企業來說,并非所有的訂單都是可接受的訂單。接受訂單前,銷售經理需要審批業務員的訂單內容,如訂單的銷售價格、條件、運費、折扣等,防止業務人員因業績壓力盲目壓低商品售價,或是應允一些有損企業利益的銷售條款。

  例如,企業的業務員小哥哥月底因為業績壓力,擅自答應未達折扣標準的客戶給予其銷售折扣。如果沒有訂單審核,這一行為將給企業造成損失。

  2.銷售單需要連續編號:

  連續編號控制一般用于防止遺漏(如遺漏發貨,遺漏記賬等),也便于提供清晰完整的訂單量信息。

  例如,財務部小姐姐本月收到若干銷售部送來報賬的銷售單,如果銷售單是連續編號,小姐姐只需要按銷售單號進行順序排列,即知道本月的報賬單據是否齊全,若存在跳號情況,則肯定存在未提交報賬的銷售單。

  另外,對于一份連續編號為1-100的銷售單,財務小姐姐只需要看最后一張單據編號,就可以知道銷售單總量,如果是一份無編號的裝訂銷售單,小姐姐就不能立即知道訂單量信息,需要逐張清點了。

  3.賒銷交易需要信用部門審批:

  如果涉及賒銷,需要評估對方的信用風險,不可盲目接受壞賬風險高的訂單,以免給企業造成損失。

  信用部門應為單獨的信用部門,不可由銷售經理負責,以形成牽制機制。

  4.倉庫需要編制連續編號的出庫單:

  出庫單連續編號同樣是為了防止漏記,同樣,我們的財務部小姐姐僅需要將收集的連續編號的出庫單進行排序,便可以知道有哪些出庫單未報賬。

  5.獨立于倉庫的裝運部門依經批準的銷售單裝運商品,并且編制連續編號的裝運憑證:

  設置獨立于倉庫的裝運部門有利于對倉庫實施牽制,避免倉庫大叔有意或無意多發或少發貨物,同時降低了串通舞弊的可能性。裝運憑證同樣需要連續編號,以防止漏記。

  例如:在發貨的時候,如果倉庫大叔將發貨數量10000.00件看成了1000.00件,若沒有裝運部門大哥的核對,則很難發現這一錯誤。若是由裝運大哥與倉庫大叔同時進行清點并核對,雙方都在發貨憑證上確認,則可以減少這一錯誤發生的機率。

  又例如:業務員小哥哥為****企業的商品,將未經審核的銷售單給倉庫大叔,慌稱該訂單是急單,簽字審批文件將在發貨后補給倉庫。若倉庫大叔礙于情面,或收受了其好處,同意事后補單,直接將貨物發出,則會給公司造成損失。但如果引入獨立的裝運部門,業務員小哥哥需要經過裝運大哥與倉庫大叔共同同意事后補單才可以將貨物發出,增加了舞弊難度,降低了小哥哥侵占公司資產的成功概率。

  6.充分的記錄與再次檢查:

  由財務部門檢查銷售單與裝運憑證是否齊全,是否皆經審批。商品價目表是否為最新。并且核對裝運憑證與銷售單上商品數量是否一致才可開具發票。記錄銷售前,財務部門應再次檢查相應的銷售單、裝運憑證是否齊全,是否皆經審批,并檢查發票的開具是否有誤。

  此控制點在于,財務部門的二次獨立檢查,可以再次降低前面流程出錯的概率,此外,引入獨立的部門進行復核,可以進一步增加串通舞弊的難度,降低舞弊發生的概率。

  7.定期向客戶寄送對賬單,并要求客戶將任何例外情況向指定的未執行或記錄銷售交易的會計主管報告:

  此項控制措施可以確認應付款賬單金額的準確性,可以發現銷售金額記錄的是否有錯誤,也可以及時發現一些其他異常情況。

  例如:實務中經常會發現客戶支付的款項與本公司賬上確認銷售的金額不一致,進一步調查發現是對方記錄有誤,導致應收款項不能及時收回,定期向客戶寄送對賬單能夠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又如,我們的銷售員小哥哥代收了客戶的貨款,但遲遲不繳回公司,定期及時與客戶對賬可以及時發現這一情況,盡快將賬外款項追回。

  8.記賬人員的職責分離(收入賬與應收賬款賬務人員分離,調節總賬與明細賬的人員與記錄收入賬/應收賬款賬務的人員分離,記錄收入和應收賬款賬務的人員不得經手貨幣資金):

  職責分離是一項預防性控制,由兩個獨立的個人分別記錄數據可以起到核對的作用,可以減少錯誤發生的機率,同時可以相互牽制,防止私自篡改賬目的情況發生。

  而記錄賬目的人員不得經手貨幣資金,是為了預防發生員工侵吞收到的款項。若記賬人員經手貨幣資金,則發生員工私自挪用貨款又不予記錄的情況時,公司很難發現這一舞弊。

  9.內部核查程序:

  內部核查程序是指,定期由內部審計人員或其他獨立人員再次核查各流程是否依設定的規則進行,有無違規或是控制未被切實執行的情況,以保證設計好的控制發揮作用。

  在實務工作中,很多企業會設置獨立的內部稽查部門,監督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正常運行,定期評估企業控制體系的完善程度。內部核查在實務中是一種很有效的管控方法。

  經過以上講解,大家是否對銷售交易流程管控點有了一點新的認識呢?業務流程以及控制點是交易循環章節學習的關鍵,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也是對實務工作非常有幫助的知識點。

  以上就是我們本次講解的銷售交易流程與內部控制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的注會備考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