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注冊會計師最好先學會計

發表于:2019-11-20 16:42:48來源:數豆子
  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一共6個科目,很多人初次報考的時候都會考慮如何搭配這6個科目,讓自己可以稍微輕松一些備考,并且提高通過率。經常看到有人說,學習注冊會計師最好先學會計這一科,這是為什么呢?

  【會計科目科點】

  1、基礎性科目

  《會計》是CPA考試中最基礎的課程。就像武林秘籍中的九陽真經,練成九陽神功后,內力自生速度奇快,普通招式也有很大的攻擊力,更可融會貫通各路武學,學什么招數都很快。會計科目也是如此,學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對稅法、經濟法的學習也大有裨益。大家都知道會計、審計、財管是注會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會計。只有拿下了會計才等于注會學習的真正開始,而且其他科目的學習也事半功倍,所以有的人說拿下了會計就等于占據了注會的半壁江山。

  2、理解性科目

  會計非常注重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根本上說,會計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一件物品,會計上應該計入哪個科目,應該采用什么計量方式,內在是有其邏輯性和合理性的,是需要思考和理解的,會計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死記硬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動為什么要計入資本公積呢?因為這樣就不能影響利潤了,管理者就無法通過這個科目操縱利潤了。所以,如果你想成為會計界的高手,通過CPA考試,“打坐冥想”是必須的功課,一起來吧,做一個“思想者”!

  3、發散性科目

  CPA的知識結構就像一張網,而會計的內容就像一條條線,把整個知識系統串接起來,發散性思維對CPA的學習至關重要。比如決定固定資產是融資租賃還是直接購買,若運用現金凈流量法(財管)確定了采用融資租賃,那么在會計上就要進行攤余成本計量(會計),由于會計折舊和稅法認定之間的差異,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處理(會計和稅法),審計中如果發現會計折舊方法錯誤需要提請管理層調整報表,同時關注從申請、審批、購進、安裝等等整個過程的內部控制,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審計)。在這個事項中還會涉及到合同簽訂、稅費處理、經濟法事項等等。所以學習會計的同時,通過思考一個完整的企業交易業務就可以將注會幾個科目串聯起來,不僅學習效果會更好,對以后實務的操作也大有好處。

  【會計學習方法建議】

  從學習方法上看,會計是六門的基礎,報考應該排在最先,學習上應該放在首位。

  1.首先應該弄清楚“借貸記賬法”的原理,搞懂會計分錄,然后有側重地進行各章的學習。金融資產是重點章節,對后續章節至關重要,會計分錄要仔細理解;

  2.長期股權投資是最難的章節,應該反復的研讀課件和教材,結合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學習;

  3.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較為簡單,但這些章節是基礎,也要學好;

  4.隨著收入準則的變化,收入確認、利潤計算、所得稅等部分也應該有所側重。

  總體上說,對于基礎薄弱的考生,教材的內容要反復研讀,弄懂會計的基本原理,同時要進行習題的練習,題量不必很多,但是要有針對性,對重點難點部分要清楚出題的套路,各種類型的題目都要熟悉。

  以上就是關于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的介紹及學習建議,各位小伙伴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去報考和安排學習,了解好了科目就抓緊時間備考吧,不要等到教材出來再開始,現在就可以開始學習啦!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