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科目怎么安排?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是比較多的,所以考試周期也比較長,要求5年內通過6科。因此怎么搭配科目,就成為了關鍵所在。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下,注會考試科目怎么安排?
注冊會計師科目搭配方案推薦
1.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
會計是所有考試科目的基礎,所以建議第一次報考的考生先拿下會計。與會計關聯比較大的是稅法,時間緊的話可以搭配這兩科,其次經濟法也相對簡單,同樣可以與會計搭配。如果在時間比較充足的情況下,而考生自身的基礎比較好的話建議搭配審計一起學習,畢竟審計中的很多知識點都跟會計息息相關。
2.財管+戰略
財管和戰略的知識內容在后幾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將這兩種科目進行搭配學習的話比較利于兩科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所以這兩科搭配在一起備考是比較利于通過考試的。
3.會計+稅法+經濟法
一科難一點的帶兩科簡單一些的,這個搭配方案對于很多基礎一般但是又想在一年內多過幾科考生來說是個比較不錯的選擇,這種搭配方案在學習時間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4.會計+審計+稅法
審計和稅法是與會計的聯系最大的,他們的知識點有很多都是相同的。這樣搭配對于基礎比較好的考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
要搭配的話財管和戰略應該是很好的組合,如果時間充足的基礎上不妨加上經濟法或者稅法兩科相對簡單的科目。
如何安排注冊會計師科目學習順序?
1、整體計劃
有一個整體的計劃,也就是說你打算用幾年的時間去通過注會會計師的考試。如果打算用五年的時間,那科目的搭配自由度比較大;如果你打算用2-3年的時間,那一年你至少要考兩門,并且是順利拿下,壓力就相對大些。但是考慮到注冊會計師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且專業階段單科成績有效期只有五年,建議別把戰線拉得太長,以免因為沒通過考試導致通過的科目成績作廢。
2、明確科目的難易程度
說到注冊會計師各個科目的難易程度,不同考生看法不同。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六個科目中,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理解難度較大,需要花費的備考時間相對較長;而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相對而言理解難度要小,需要記憶的內容多,整體來看花費的備考時間相對要短一些。
3、優先學習會計
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科目中,會計是最基礎也是難度非常大的科目,好比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優先學習會計的好處不必多說。
4、了解清楚科目之間的聯系
注冊會計師科目之間是存在一定的聯系的,選擇關聯度較大的科目一起學習能夠幫助我們節約不少備考時間。關聯度較大的科目有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審計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考試科目怎么安排的詳細介紹,注冊會計師的各個科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大家在安排報考和學習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各個科目的特點去制定規劃。
注會考試科目怎么安排?
發表于:2019-02-27 12:54:19來源:數豆子
- 上一篇:注會需要掛靠嗎?
- 下一篇:注會一年可以考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