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還有很多考生不太了解,初級會計師考試的科目有哪些?考試內容是什么?
初級會計師考試的科目有哪些?
初級會計師考試科目有兩科,分別是《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師考試總時長為3小時,其中,《經濟法基礎》考75分鐘,《初級會計實務》考105分鐘,兩門科目連續考試,但考試時間不能共用,考完一科再進行下一科,分別計算考試成績。兩個科目滿分都是100分,60分即為合格,考生需要在一年內兩科考試都合格,就可以領取證書。
初級會計師考試內容是什么?
1、《初級會計實務》,科目一共包含8章,考試內容可劃分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政府會計四個部分,其中財務會計和成本管理會計重要程度更高。
2、《經濟法基礎》,經濟法基礎的章節:第一章總論;第二章會計法律制度;第三章支付結算制度;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第七章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八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初級會計師考完能做什么?
初級會計師證書拿到之后,可以從事會計工作、審計工作、出納工作等等。因為會計行業本身涉及到的工作內容就比較多,而且涉及到的工作面比較廣,所以考取了初級會計職稱證書之后,從業方向會比較多。
1、企業會計:包括財務會計、成本和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部審計、出納、會計主管、財務經理或者財務總監等工作崗位。
2、金融機構會計:負責銀行、證券行業、保險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會計工作。
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負責學校會計、醫院會計、福利慈善機構會計、稅務局會計人員或者其他相關事業單位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