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公司戰略視頻,可以多試聽幾家機構找到自己適合的。
注會會計師考試中的《戰略與風險管理》該怎么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門課程知識點眾多,涉及較多理論、模型、觀點和結論,除記憶任務十分繁重外,考試還要求對所學的知識結合題目給定的場景進行活學活用。因此,學習這門課程必須要掌握和使用正確的方法論,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呂鵬老師給的幾點建議:
一、本科目行之有效地學習策略就是“先搭骨架后添肉”。
即先構建全書的知識體系與架構,對全書要講的主要內容以及內容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有一大體把握,了然于胸;在此基礎上,沿著骨架脈絡逐一細化知識點的學習,使骨架逐漸豐滿【抓大放小搭框架,深入學習添細節】。這種學習方法的好處在于:一是初始就樹立起該科目的“大局觀”,高起點的入門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教材、駕馭考試。二是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的勾稽關系有全面、清楚的了解,前后左右更好地融會貫通,進而在考試時能夠游刃有余地應對跨章節考查試題。學習該科切忌一上來就扎進具體知識點的學與背之中,不但入門慢,且極有可能效率、效果較差,不可避免走進學習瓶頸。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在“先搭骨架后添肉”總體策略指引下,要具體貫徹落實四個“結合”。
即:自學與聽課相結合、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三、在按照四個“結合”要求進行復習備考時,要把握“兩先兩后一總結”的節奏。
所謂“兩先兩后一總結”,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題;定期總結。
四、學習本科要樹立一個理念。
即:經濟社會中都是理性經濟人,無論是個體的自然人還是作為企業的法人,都是在既有資源約束下尋求效用最大化。因此,在學習中,對于不理解的一些企業行為,想想如果是個人【也就是我們自己】遇到類似境況,會如何趨利避害地去做,也就從“根兒”上明白了企業行為背后的動機。這樣想,有助于對全書真正透徹的理解。
五、學習本科目要注意規避以下誤區:
1、“戰略”就是背!埋頭背就一定能過!----未必。今后考得會越來越靈活,死記硬背無法滿足試卷考查要求。
2、“戰略”教材相對比較薄,不足為慮,最后臨考前看看即可!----看不明白,再薄也白搭。
3、“戰略”一定要看細嘍,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對于某些知識點,懂其大意、知其精髓即可。
4、“戰略”不用看書,直接多做題即可!----不弄明白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做題數量與掌握程度不存在明顯的正相關。
5、“戰略”與其他科目有共通內容,其他科目學習了,這科就不必學習了!----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事物不同角度闡釋,重點自然不同。
六、從章節安排角度梳理全書體系與架構
1、第一章共分兩節,對公司戰略進行了總體概述和介紹。本章是全書的引言章節,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其內容在后面章節展開詳細講解,從而形成前后映射關系。
2、根據教材觀點,戰略管理流程包括三個主要環節,即: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展開講解戰略管理的三個環節。因此,教材這四章構成了公司戰略部分的內容。其中:“第二章戰略分析”講述了企業進行內外部環境分析,從而為戰略選擇做基礎準備;“第三章戰略選擇”介紹了企業各層級的不同類型戰略的基本內容和實施途徑;“第四章戰略實施”講解了企業組織結構、文化建設、控制協調、利益相關者矛盾均衡、信息技術等對戰略實施的影響。
3、第五章介紹了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這是維系公司存在、日常運營及長遠發展的基本游戲規則,是所有其他工作【戰略管理、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4、第六章基于《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文件,講解了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務知識。第七章基于“一個規范、三個指引”,講解了有關內部控制知識。全面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發展的更高階段,內部控制也是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因此,教材這兩章構成了風險管理部分的內容。
七、從內容邏輯角度講解全書知識體系與架構
在學習之初,清晰、準確把握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全書知識體系與架構,盡快找到學習該科的“感覺”,有利于順利“入門”,從而駕馭全科內容,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對最終順利通過考試來說至關重要。
報了今年CPA的公司戰略和財務管理,到現在也沒看多少,是不是涼了?10月下旬就要考試啦,加油復習還來得及,財管戰略不分家,一塊備考很明智。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注會學習網校01-03
- 注會網絡輔導課程01-03
- 注冊會計師學校沈陽地區01-03
- 注冊會計師輔導培訓01-03
- 濰坊注會培訓01-03
- 揚州市注冊會計師培訓01-03
- 注會班培訓班01-03
- cpa戰略風險管理誰的好01-02